今年2月,第二屆國際濕地城市中國推薦城市名單出爐,作為西南地區唯一的代表,梁平區成為入選的中國7個城市之一。
梁平自古以來就是一座濕地與城市協同共生的濕地之城。黨的十九大以來,梁平區推進全域治水、濕地潤城,堅持以生態保護為主,打造以自然濕地為主體、以人工濕地為補充的完善濕地生態群落,繪就出“山水林田湖草,梁平生命共同體”的濕地畫卷。
濕地與城市協同共生
梁平史稱梁山,有“一山兩水七分田”的平壩地形、408條流域水系、77座水庫、80萬畝稻田濕地。據全國第三次國土調查,梁平有2個濕地類7個濕地型1.98萬公頃濕地資源,濕地率10.45%。其中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349.97公頃,濕地面積190.76公頃,為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觀察員單位,擬建成國際重要濕地、重慶生態湖、“長江三峽風景眼”。
“濕地與城市協同共生。”梁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以庫塘、溪河、稻田等為主體的鄉村小微濕地在境內相互串聯,巧妙地將梁平除稻田外的濕地聯結在一起,構建出以河流濕地、人工濕地2個濕地類為主體,以永久性河流、洪泛濕地、水庫、溝渠、淡水養殖場、農用池塘、季節性洪泛農業用地7個濕地型為補充的完善的濕地生態群落。
截至目前,梁平已建成國家濕地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市級風景名勝區1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33個和濕地保護小區12個,濕地保護率達到51.47%。
全域治水保護濕地
水是濕地的靈魂。長江北岸一級支流龍溪河發源于梁平,以前,龍溪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黨的十九大以來,梁平推進全域治水·濕地潤城,率先提出“城市濕地連綿體、鄉村小微濕地和鄉村濕地生命共同體”3個濕地生態建設理念并進行探索實踐,堅定不移把濕地生態保護擺在第一位。
現在,龍溪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發展,出境水質由劣V類穩定到III類。龍溪河(梁平段)被評為“長江經濟帶美麗河流”“重慶市十大最美河流”。其“統籌規劃精準治理龍溪河流域水環境”典型經驗做法被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
與此同時,梁平在推行河長制過程中,突出城鎮污水治理、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濕地生態保護治理“三個示范”,攻堅水污染治理;建立四級監管網格,實施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企業在線監測監控,高效率實施全域治水。
“統籌山、水、濕地環境綜合保護和利用,著力打造全域濕地生態群。”梁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梁平充分利用城區“一湖三庫四水”優質水生態資源,大力實施河湖連通工程,將涵養林、溪流濕地、立體山坪塘與雙桂湖濕地、城區若干河流、道路帶狀小微濕地進行生態連接,織就城市濕地有機網絡,聚力建設中國首個城市濕地連綿體。
打造共享綠色空間
日前,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梁山草甸二期工程完工并對外開放。這里新打造的草坪、小微濕地、濕地塘,修建花澗溪濕地棧道、霜林徑節點休閑場地、楓香亭、林中步道等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
黨的十九大以來,梁平區累計投入經費6.2億元,在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湖岸帶恢復、外來物種治理等18項保護修復工程,營建了“溝—渠—田—塘—湖”濕地生命共同體,濕地保護面積擴大到349.97公頃,闊別重慶39年的灰雁再次棲息雙桂湖,植物種類增加到623種、動物種類增加到207種(其中鳥類150種)。
過去,位于明月山·百里竹海深處的獵神村村民靠挖掘石膏礦和經營竹材為生,生態環保意識不強。梁平創新“濕地+鄉村民宿”建設模式,利用溝谷稻田,種植莼菜、慈姑、菱角、空心菜、水芹菜等10多種水生經濟作物,恢復其山地立體小微濕地景觀,當地發展起10余戶農家樂。現在,獵神村鄉村小微濕地項目獲得全國景觀領域最高榮譽“艾景獎”。
利用淺丘地帶中的溝、塘、渠、堰、井、泉、溪、田等優越濕地資源基礎稟賦,梁平探索“小微濕地+”模式,將小微濕地保護建設與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脫貧攻堅等進行了深度融合,讓小微濕地成為鄉村振興的美麗風景。
據統計,2017年7月中旬以來,梁平區累計投入各類項目資金15.36億元,專項用于加強全域濕地保護管理及修復,并成功入選32個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
數說梁平濕地生態》》
●國家濕地公園1個
●國家森林公園1個
●市級風景名勝區1個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33個
●濕地保護小區12個
●濕地保護率達到51.47%
●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面積已擴大到349.97公頃
闊別重慶39年的灰雁再次棲息雙桂湖
植物種類增加到623種
動物種類增加到207種(其中鳥類150種)
數據來源/梁平區政府
本報記者 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