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胡虹 攝
人民網重慶1月12日電(胡虹)“如今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而入庫重慶科技型企業的中小企業占97%以上,其根植在細分領域上,是技術創新的活躍分子。”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在接受采訪時,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痛點”提出了建議。
吳安告訴記者,科技型中小企業多依托在大型企業的配套協作體系上,競爭與生存壓力大,而其較弱的資金實力、較高的研發強度,使其對創新更有盡快產業化的壓力,同時也正因資金實力有限,難以獨立完成重大的技術創新。
“需要通過加強協同創新提升其可持續創新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但現有體制機制不適應這種需求。” 吳安說。
他建議,成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項基金,將現有各類相關基金或資金納入統一的管理范疇,強化對導向性、引領性的企業、技術、項目的支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政策,并加大政府對高校及科研院所創新的持續資金投入,增強高校的高端人才引進能力、持續創新能力。
同時,建立完善技術攻關的招標制度,針對重慶科技型中小企業各行業急需攻關的技術難題,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標,企業投入和政府出資相結合,使技術成果更貼近市場。強化產業學研合作的針對性,并對成果顯著的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給予支持、獎勵。
重慶市政協委員、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王蕾。胡虹 攝
同樣,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重慶市政協委員、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王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經過多輪市場洗牌,風投機構對于投資標準的篩選越來越嚴苛,那些只看團隊和概念的投資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尤其是初創型科技企業,在創業初期可以獲取的資本支持越來越少,生長環境相對困窘。”王蕾說。她談到,風投機構當前和未來會更青睞有自我造血能力和財務數據較好的項目,金融機構亦然。
“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除了需要研發支持,更需要市場支持。”王蕾表示。 她建議,通過政府和NPO(協會)機構引導,可以通過補貼、政府購買或間接推動的方式,形成前期的銷售通道,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初期建立市場通道,完善自我造血功能,有效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初期的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