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乙類乙管”12條防疫新規 向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贈送“健康包”
人民網重慶1月3日電(劉政寧、姚於、劉敏)1月3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楊琳介紹了相關情況。
楊琳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一安排,結合重慶市實際,圍繞“保健康、防重癥、降死亡、防風險”,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制定了《重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實施方案》以及疫情監測、檢測、防控指引、個人防護指南、防控培訓等5個專項方案,主要有二個方面的調整優化:
第一,以老年人、孕產婦和嬰幼兒為重點調整防控措施。主要有12個方面的措施:
加強醫療資源配置。保持現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24小時開放。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齊配足呼吸機、救護車等設施設備。繼續強化分區域ICU床位配置,以區縣為單位達到每萬人擁有至少1張ICU床位。進一步加強重癥監護病房建設,配齊設施設備和救治力量。加強醫療資源的使用監測。
保障藥品和檢測試劑生產供應。加強需求監測,做好生產保障和精準供應,加大醫療機構實物儲備力度,結合家庭醫生簽約、基層公共服務等,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贈送“健康包”。通過擴大重慶市相關藥品產能,加大市外采購和向上爭取支持。目前,兒童專用解熱藥醫療機構庫存較為充裕,解熱鎮痛藥、抗病毒藥、止咳藥、中成藥等可滿足基本需求,抗原檢測試劑和醫用N95口罩市場供需矛盾持續緩解。各區縣目前已訂購“健康包”244.8萬個,后續將按市里統一要求增加訂購量并陸續發放到位。
分級分類救治患者。落實居家患者健康服務,基層醫療機構加強健康監測和用藥指導,抓好基礎性疾病患者收治,及時轉診重癥患者。實現基層首診負責制,建立對高齡患者優先安排就診的工作機制。組建市級和區縣重癥救治專家組,定期巡診、及時會診重癥及危重癥患者。把防重癥的關口前移到家庭和社區,加強對脆弱群體特別是獨居老人的健康監測。建立市內跨區域支援機制,組建市級跨區域支援隊伍,確保醫療服務平穩有序。
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落實各級書記抓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責任,切實把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到村到戶,保障農村藥品供應。建立三級醫院分區包干責任制,暢通急危重癥轉診通道,為農村老年人、慢性基礎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提供就醫保障。廣泛開展黨員干部、家庭醫生進家入戶上門健康服務活動,解決群眾就醫用藥困難。
做好殯葬服務保障。建立健全市區兩級殯葬服務協調支援機制。建立與區縣長熱線、110以及重點醫院、養老機構等單位對接機制,及時回應群眾需求,最大限度提高保障能力。嚴厲打擊殯葬服務“黃牛黨”“黑中介”等亂象。
加快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推進高風險人群、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加強免疫接種。科學評估接種禁忌,做到“應接盡接”,提高疫苗覆蓋率,特別是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覆蓋率。按照國家工作部署,2023年1月底前,各區縣80歲及以上人群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第一劑次接種率達到90%,符合條件的目標人群全程接種率和加強免疫接種率均達到90%。60—79歲符合條件的目標人群全程接種率和加強免疫接種率均達到95%。目前,重慶市60—79歲人群加強免疫接種率、80歲以上人群第一劑次和加強免疫接種率還有差距,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建立免疫屏障。
做好重點人群健康調查服務。全面摸清65歲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礎性疾病及其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對全市重點人群實施分級分類服務,圍繞老年人及其他高風險人群,加強早期識別、早期干預,提供藥品、抗原檢測、聯系上級醫院等工作。
強化重點機構防控。繼續加強對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醫療機構、監所、學校、大型企業、黨政機關等重點場所的疫情防控,盡量減少對正常生產、生活和教學秩序的影響。
調整人群檢測策略。提倡非必要不檢測,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不再對與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重點行業從業人員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落實重點人員分類檢測。在社區保留適量的便民核酸采樣點,滿足居民“愿檢盡檢”需求。
優化入境人員管理。自重慶口岸入境的人員在行前48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渝返渝;如呈陽性,應在轉陰后再來渝返渝。不再對入境人員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對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對健康申報異常或出現發熱等癥狀的人員,由海關進行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者,可采取居家健康監測或就醫。有序恢復重慶市居民出境旅游。
加強疫情監測與應對。定期組織開展監測預警,科學研判疫情態勢,綜合評估疫情流行強度、醫療資源負荷和社會運行情況等,及時調整防控措施。及時完成入境人員、重癥病例、死亡病例和哨點醫院監測樣本的基因測序,評估病毒變異情況。
加強信息發布和宣傳教育。定期發布疫情信息,不再區分本土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加強居民健康行為指導,提倡在公共場所保持人際距離,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婦、兒童等盡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自覺居家健康監測。合理使用藥物,科學開展康復健身活動。
第二,細化相關配套措施。楊琳介紹,在重慶市實施方案基礎上,相關部門制定了疫情監測、檢測、防控指引、個人防護指南、防控培訓等5個專項工作方案。及時動態掌握重慶市人群感染發病水平和變化趨勢,科學研判和預測疫情規模、強度和流行時間,為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對不同群體分類采取核酸和抗原檢測策略,及時發現重癥高風險人群中的感染者;針對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場所,明確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圍繞個人日常行為,明確行為準則;對行政管理、專業技術及相關工作人員實行分級分類培訓,掌握政策、提升能力。“因為從1月8號就要開始實施‘乙類乙管’,所以從現在到1月8號期間就要做好相關準備。”楊琳說。
楊琳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調整的是“管”的等級,決不是“躺平”或放開不管,調整的是“管”的方向,是由“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
楊琳也呼吁,希望大家繼續堅持近三年來養成的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用公筷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毫不放松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守護好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健康,共同推動“乙類乙管”總體方案落到實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發布“乙類乙管”12條防疫新規 向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贈送“健康包”
- 人民網重慶1月3日電(劉政寧、姚於、劉敏)1月3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楊琳介紹了相關情況。 楊琳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一安排,結合重慶市實際,圍繞“保健康、防重癥、降死亡、防風險”,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制定了《重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實施方案》以及疫情監測、檢測、防控指引、個人防護指南、防控培訓等5個專項方案,主要有二個方面的調整優化: 第一,以老年人、孕產婦和嬰幼兒為重點調整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