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全焚燒”
9月28日在中心城區第四垃圾焚燒廠中央控制廳,大屏幕上一個懸在半空中的巨型“鐵爪”將垃圾扔進焚燒爐內,熊熊大火將垃圾焚燒殆盡。
這樣的場景天天都在上演,每“消化”1噸生活垃圾,可“吐”出571度電。目前,我市全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15座。僅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區的4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總量約8.8億度,可供188萬居民1年日常生活用電。
目前,重慶垃圾分類工作已持續三年多保持西部第一,中心城區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燒”,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前端深度覆蓋
中心城區每日分出廚余垃圾超過2000噸
2019年,重慶所有區縣城,全面推動生活垃圾分類。3年多來,遇到的阻力也不小。“我是華潤24城五期的業主,一周前物業貼出撤桶告示,也沒有做好溝通,一夜之間高層的垃圾桶就不見了!”
從各方收集的意見來看,高層撤桶都是垃圾前端分類矛盾較為突出的問題。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類推進辦負責人易宏志介紹說,2020年以來我市有序推進撤桶并點,“一小區一策”地推動,不搞“一刀切”。
在撤桶基礎上,我市還持續開展值桶、凈桶、翻桶“三桶”行動,深入推進落實責任、擺放整齊、分到位和投準確、規范運輸“四個專項”行動,解決市民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目前,全市樓層撤桶率接近90%。
目前,中心城區日均分出廚余垃圾1732.7噸、可回收物2793.4噸,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4.05%;統籌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在3762個行政村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占比47.3%。
政府購買服務
提高中端分類收運水平
每天上午9點,垃圾收運車準時來到渝北區仙桃街道天晉小區。駕駛員麻利地跳下車,推起廚余垃圾桶,把它掛在收運車后方的升降架上。隨著升降架緩緩升起,一袋袋垃圾倒入收運車的翻斗中。
這是通過政府購買垃圾收運服務的一種探索。仙桃街道向重慶益渝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一定的服務經費,并對其服務成效進行考核,確保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
據了解,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政府直接采購等方式,全市已配備分類運輸車輛3800余輛,其中中心城區1800余輛,分類達標的生活垃圾全部實現分類運輸。
目前,中心城區分類轉運能力達到1.3萬噸/日。各座中轉站均裝備生活垃圾智能多級精分選系統,通過磁選、風選等方式,進一步識別分選各種垃圾,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
終端焚燒發電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6.3萬噸
中心城區第四垃圾焚燒發電廠24小時不停歇,每天凌晨5點就開始接收二次垃圾轉運站的生活垃圾,一天接收的垃圾超過3000噸。盡管如此,記者在卸料大廳卻聞不到異味。終端垃圾如何無害化處理,這里“大有門道”。
據了解,垃圾進廠后,首先在垃圾儲坑里發酵,這個過程將持續5至7天。每1000噸垃圾可分離出約250噸水。分離出的污水處理后被工廠作為再生水循環利用。據了解,上半年中心城區焚燒發電量相當于29.3萬噸標準煤發電量,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6.3萬噸。
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建成投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15座,每日處理能力約1.83萬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新建、擴建12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預計可新增焚燒處理能力6500噸/日,到2025年重慶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基本覆蓋全市。(記者 崔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白鶴灘至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慶段全線貫通
- 人民網重慶9月29日電 9月28日,隨著SN2219-SN2229架線區段最后一相導線牽引到位,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建設的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白浙線”)重慶段全線貫通,為白浙線全線具備帶電條件了打下堅實基礎。 白浙線為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也是服務“雙碳”目標的綠色工程,起于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先鋒村換流站,止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余杭區浙北換流站,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浙江5省(直轄市),線路總長2140公里,工程總投資約29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