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一線化解矛盾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4日 04 版)
重慶市公安局巴南區分局花溪派出所調解室里,居民王翔拉著鄰居雍偉找上了門。
兩人購買了同一小區的聯排別墅,花園緊挨在一起。大半年來,兩人為花園分界線的事情,多次發生糾紛。
“今天來到派出所,非得把這件事搞清楚!”王翔說。“秦警官,我們都信你,你來評評理!”雍偉說。
一本民法典,一本治安管理處罰法,花溪派出所社區民警秦爭的手里,經常有這兩本書。面對糾紛,秦爭放下手里的書,拉開凳子,遞上溫水。“鄰里一場也是緣分,日后還得好好相處。”見雙方爭執不下,秦爭好言相勸,“你們上次來了以后,我們就到檔案館查了相關圖紙,也咨詢了開發商,確定應以中間種的綠植為界。”
見到圖紙,雍偉自知理虧:“以綠植為界,我同意。但之前王翔阻撓我的裝修進程,是不是該賠錢?我的損失怎么算?”
王翔也有擔憂:“我可以賠錢,但賠完之后,他又不認賬咋辦?”
群眾的擔憂,也是秦爭關心的重點。從事社區民警工作10年,秦爭發現,很多調解工作雖能讓雙方達成共識,但常常出現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后反悔、拒不履行的情況。
能不能請司法介入?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曾從事法院文書工作的秦爭,覺得這個思路或許可行。“如果在派出所可以圓滿解決問題,群眾不用多跑路,就能在基層一線化解矛盾。”秦爭說。
在巴南區分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秦爭積極與巴南區人民法院溝通協調,提出了“一體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來服務社會治安,由派出所負責前端調解,巴南區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協議等相關內容,出具民事裁定書。高效的調解避免了糾紛升級,實現了“矛盾不上交”,還解放了警力,讓民警能分出更多精力去巡邏、查案,維護公共治安。
2018年5月,“一體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正式試運行。秦爭告訴記者:“運行這個機制,派出所只需要一臺電腦、一個彩色打印機,無需投入過多成本。”目前,該機制已在巴南區28個派出所全面鋪開。
“打官司費時費力費錢,所以就想來找秦警官,免費快捷,一樣受法律保護!”王翔說。據介紹,有了“一體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原本需要30天才能完成的司法確認流程,現在僅半小時就能完成。
調解結束后,秦爭制作了調解協議書。待王翔與雍偉達成協議后,秦爭立即與巴南區人民法院對接協調,通過重慶法院公眾服務網下屬的“易解平臺”上傳調解協議及相關證據,并等待法官在線審核證據及協議合法性。
不一會兒,“易解平臺”就傳回了巴南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打印后,秦爭當場送達當事雙方手里。
“有了法律保障,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接過民事裁定書,王翔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在“一體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下,當地調解協議的履行率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巴南區協助申請司法確認4800余份、調解成功率達到了98.8%,履行率達到了100%,矛盾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23.7%,民轉刑案件零發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