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釀送自家人 江小白萬斤佳釀贈鄉鄰活動啟幕
人民網重慶1月15日電 “進了臘月就是年。”15日,為答謝江津區居民一直以來對江小白的關注和支持,一場為期9天的“萬斤佳釀贈鄉鄰”行動,在春節前夕的“酒國春城”近150萬人中,蕩漾起醉人的酒香和濃濃的人情味。
據了解,本次活動持續至1月23日,為本地特色產業代言,讓當地春節的年俗有了新內涵。
憑一張身份證就可以領
“咚咚鏘、咚咚鏘……”1月15日,一支20多人組成的腰鼓隊出現在白沙鎮街頭,讓這個江邊小鎮突然熱鬧起來。隊員們土味十足的造型和“大嗓門”,吸引了菜市場里許多人的目光。
“我們專門找來腰鼓隊,一來我們這里每年都有新春鬧酒的傳統,二來吸引更多鄉親知道這個事情,把新春祝福帶給他們。”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王娟說,今年春節前,江記酒莊專門為江津本地居民準備了10000斤免費的高粱老酒。“江津人只要拿著本人身份證就能領取,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工作人員引導當地老人參與活動。馬春鵬攝
同時,江記酒莊還在江津城區旗艦店、德感、李市等9個地方同步啟動贈酒活動,市民可以就近選擇領取點。
王娟介紹,現場贈送的高粱酒是已經封裝好的產品,酒體采用了江記酒莊最新的釀造技術,最大程度還原了江津白酒的味道,口感也更符合本地人習慣。
“我印象中,一家酒廠像這樣給本地人送酒的事情,這還是第一次!”58歲的楊才茂是白沙本地人,他的父親曾在白沙的一家酒坊做過事,在老李記憶中,小時候逢年過節酒廠也送酒,不過只有廠里的員工才有這樣的待遇。
自家釀感恩自家人
每年春節前都是白酒銷售旺季,酒企紛紛提價銷售,為何江小白“背道而馳”,還要在這個時候送酒?
江小白酒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姜南表示:“贈酒活動其實是江小白每年的感恩行動之一,自家釀感恩自家人,酒本身是情感的表達,我們最應該感恩的是這片風土和支持我們的鄉鄰。”
從2011年開始,江小白逐步在白沙建立起1個萬畝高粱產業園和1個近千畝的高粱酒釀造基地,形成了一條集高粱種植、技術研發、酒品釀造、產品分銷為一體的釀酒全產業鏈。
“可以說,正是江津的水、江津的地、江津的人,江小白才釀出了高粱酒。”姜南說。在此之前,江小白每年春節前都會發起一項惠民活動,比如“年年想家不如天天回家”向當地人提供返鄉就業崗位、扶貧慰問走訪行動等。“今年正好是江小白成立10周年,我們希望采用全城贈酒謝鄉親的方式,讓更多江津人從企業的發展中受益。”
今年36歲的張照兵就是這些惠民活動的受益者之一。2019年,江小白聯合6家重慶本地明星企業,發起了“年年想家,不如天天回家”聯合招聘活動,張照兵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返鄉當上了江記酒莊的一名釀酒師。
“這兩天身邊好多親戚來找我領酒,還點名要我親手釀出來的那批酒嘞!”張照兵笑著說。
與此同時,今年贈酒活動期間,江小白酒業還將旗下驢溪、江記兩個酒廠的所有種類產品向本地人“配售”,市民憑江津身份證就能享受接近成本價的折扣,滿足不同家庭節前用酒需求。
市民憑身份證明領酒。馬春鵬攝
“這次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江小白對本地人的重視和照顧,給今年春節增添了不少年味。另外自己老家生產釀造的美酒能獲得市場的認可,我們本地人臉上也有光!”參與活動的居民笑著說。
江記酒莊所處的白沙,是重慶清香型高粱酒發源地,已有數百年的釀酒歷史。據白沙鎮志記載,在清乾隆年間,鎮上出現了一條“槽坊街”——整整一華里長的街上基本都是酒坊(槽坊),是全西南地區記載最早的“白酒產業園”。
“我家里三代人都在這里釀酒,聽祖輩人說,以前白沙本地酒坊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給鄉鄰贈酒,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民俗,人情味很濃!”年過七旬的王河川對酒文化很有研究,他現在的身份是市級非遺江津燒酒釀造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
事實上,江津區已經將傳承與發揚本地酒文化提上了工作議程。去年,江津區正式對外公布打造“重慶酒城”計劃,提出要積極發展全區白酒產業,將白沙建設成為清香型白酒的優勢產區,此外計劃中還明確了要挖掘江津豐富的酒文化,實現文化與品牌的結合的發展路徑。
“作為白沙鎮重點釀酒企業,我們也在積極挖掘與酒相關的民俗。”姜南說。江記酒莊正在通過科普研學、情景餐飲、文化展示等項目,以及紅高粱節、白酒春釀節、窖藏封壇儀式等主題活動,推動形成白沙酒城新的文化生態圈。
“十年來,我們從江津出發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離不開江津人民的關注和支持。從今年開始,以后每年我們都將開展這類面向鄉親們的感恩回饋活動,讓每一位本地居民都能獲得當地產業發揚光大的參與感和自豪感。”江記酒莊相關負責人介紹:“‘好酒送鄉親,鄉親喝好酒’,希望在大家新春聚會的氣氛里,有優質的美酒相伴助興,幸福長‘酒’!”(胡虹、馬春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