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壩區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湖水變清鳥兒歸 上下天池似仙景
左明竹陪外孫女在下天池散步。記者 羅蕓 攝/視覺重慶
8月10日下午,雨后初晴。沙坪壩區歌樂山街道天池村下天池湖畔,58歲的左明竹帶外孫女出來散步。
“外婆,快看,小鳥站起來了!”小姑娘驚喜的叫聲,吸引了左明竹以及在湖邊散步的游客。原來,愛扎猛子的鸊鷉,啾啾鳴叫著,雙腳踏在平鋪于水面的睡蓮葉面上。
“這鳥兒是去年湖水變好后才來的,現在整個下天池至少有上百只了!”左明竹說。
上天池和下天池是天池村的兩個湖泊,各有一百余畝。湖水源自雨水和地下水,水質易受環境影響。生活在湖中的鳥類,則對水質的變化最為敏感。
三十多年前,左明竹嫁到湖畔的水井坎合作社。那時湖水清澈,水鳥眾多,恍若人間仙境。但從2000年左右起,湖畔新增了不少工業企業,農戶、農家樂、養老院的污水也直排湖中。湖水開始有了腥臭味,水鳥也漸漸沒了蹤跡。
何時讓湖泊生態重新好起來,再現“人間仙境”的景色?這成了附近居民和游客的心聲。
為回應群眾的訴求,去年下半年,沙坪壩區啟動上天池和下天池環境綜合整治。老家就在下天池湖邊、曾任街道干部的張祖平被推舉為項目負責人。
歌樂山是中心城區四山“肺葉”之一。近年來,歌樂山街道踐行“兩山論”,為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這里的工業企業已陸續遷走,但要恢復湖水的潔凈,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張祖平介紹,首先要對湖底進行清淤,清淤的平均深度達0.7米,總計10萬立方米。去掉“陳年老垢”,還要堵住污染來源。兩個湖環湖修起10多公里長的污水管網,通過雨污分流,避免新的污染物排入湖中。
在污染治理工程推進同時,湖邊山坡環境也進行了美化。原來水井坎這一片斜坡只種了一些樹,群眾希望能增添休閑設施。原來的泥結石和水泥路面被防滑的彩色步道代替,方便老人、小孩散步;小片平地被建成廣場,安設了健身器材,不少健身愛好者早晚都來“打卡”……
與此同時,下天池休閑廣場不遠處約300平方米大的小島被完整保留下來,成為鸊鷉的家園。今年春天,白鷺、蒼鷺都在這里留下了身影,不少攝影愛好者聞訊趕來蹲點拍照。
“天池水質變好了,鳥兒回來了,游客回來了,湖邊養老院的老人們也回來了!”村民鄭國瓊說,現在上天池下天池適度發展起了文化休閑、養生養老和鄉村旅游。“來這里的游客羨慕得很,說湖這么漂亮,鳥兒這么多,天池村真的像是人間仙境!”(記者 羅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