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仙女山。(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位于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武隆區,堅持旅游精準扶貧,將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變成旅游開發的“金礦”,蹚出了一條貧困山區旅游扶貧新路子。
截至目前,該區有近10萬農民靠旅游吃飯,鄉村旅游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達到3萬余人,其中近1萬名涉旅貧困群眾的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03%。
發揮資源優勢
讓青山綠水“流金淌銀”
初夏,重慶氣溫已升至30多℃,這讓開農家樂的楊成貴忙碌了起來。
周末,看著一輛輛開進村口的小車,他喜上眉梢:“這只是開始,到了暑期避暑高峰,我們這里可是一房難求。”
幾年前,楊成貴一家4口住在武隆區趙家鄉新華村茶林灣的半山腰,地勢偏僻、交通不便,僅靠種莊稼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很艱辛。2015年,他被納入建卡貧困戶,同年6月,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到了山腳的居民集中安置點居住。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楊成貴開起了一家小型農家樂,當年7、8月份,農家樂的純收入就有2萬多元,年底順利脫貧。
2901平方公里的武隆大地上,分布著芙蓉江、芙蓉洞、天生三橋、仙女山等260多個景點。奇山秀水、鬼斧神工,這些都是上天贈予武隆的“金飯碗”。然而,由于山高路險、交通不便等原因,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武隆區,長期以來卻“捧著金飯碗要飯吃”。
如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武隆瞄準重慶以及周邊地區的巨大避暑市場需求,按照深耕仙女山、錯位拓展白馬山、以點帶面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思路,探索“廊道帶動、集鎮帶動、景區帶動、專業合作社帶動”等4種“旅游+精準扶貧”增收模式,農戶通過旅游接待、配套服務、休閑農業、旅游商品等業態,實現穩定增收脫貧。
產業帶動強農村
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
景區周邊以及旅游環道沿線的貧困戶可以借助旅游資源開辦農家樂脫貧增收,那些相對較遠,氣候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又不是特別明顯的地區,又該如何保證貧困群眾可持續脫貧增收呢?
“產業是基礎,示范產業既有規模效益、科技含量,還能帶動片區發展。”武隆區委書記黃宗華表示,按照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武隆規劃建成仙女山片區、白馬山片區、火爐片區、芙蓉湖片區、鴨平片區、桐梓山片區6條精品線路,重點發展高山蔬菜、特色林果、草食牲畜、高山茶葉、生態漁業等種植養殖產業示范基地。
黃鶯鄉復興村地處大山深處,因為道路閉塞,生態環境惡劣,當地農戶大都選擇外出務工,很多林間空地閑置。近年來,村民徐國友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結合土質和氣候條件,每年輪流種植甘藍、大白菜、蘿卜等蔬菜。
“因為有高山蔬菜反季節錯峰上市的優勢,所以賣價挺好,同一塊地能掙到原來的2倍甚至3倍。”徐國友說,去年自己流轉了250畝菜地,毛收入50多萬元,減去人工、農資費20多萬元,純收入有30多萬元。目前,他已成功脫貧。
在產業的引領下,去年武隆完成減貧人口925戶2765人,圓滿完成市級下達的目標任務,貧困人口減少到39戶102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03%,脫貧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10027元,增長11.5%。
風景變“錢”景
鄉村旅游打開百姓“致富門”
5月23日,清晨第一縷陽光喚醒沉睡中的后坪苗族土家族鄉天池苗寨。“在這里既能欣賞山中風光,又能體驗少數民族風情,太舒服了!”游客李順德說。
去年9月開業的天池苗寨是武隆區圍繞“旅游+扶貧”傾力建設的民族特色村寨。由于風光獨特、民族風情濃郁,開寨后游客紛至沓來,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增收渠道。
武隆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武隆把發展鄉村旅游與實施脫貧攻堅相結合,差異化啟動10個區級鄉村旅游精品示范點和50余個鄉鎮級示范點建設,融合打造后坪天池苗寨、浩口鄉田家仡佬村寨、滄溝鄉青杠村等一批鄉村旅游精品,走出了一條農村變景點、民居變客棧、產品變商品的鄉村旅游發展脫貧致富路。
2019年底,武隆區鄉村旅游接待戶達到4000余戶,接待床位達到4.6萬張,全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000萬人次,綜合收入逾20億元。
“我們要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正在開展的‘全國文旅融合示范區’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創建工作,抓好生態保護、加快綠色發展,努力讓綠水青山美麗風景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美好‘錢’景。”黃宗華表示。 本報首席記者 顏安 實習生 蘇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