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川云學前教育專家探討幼兒科學啟蒙教育
11月25日,“科學家精神啟蒙 賦能可持續生長”2024年渝川云幼兒園場館教育交流展示會暨北碚區示范園、一級園優質游戲成果現場展示會舉行。來自重慶、四川、云南學前教育的專家、教師代表匯聚一堂,探討幼兒科學啟蒙教育。
游戲成果現場展示。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供圖
“蠶繭怎么變成絲綢?”“蠶繭變成絲、絲變成線、線變成綢……”在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內,10余名幼兒組成的小組,正分工研究如何用繅絲機拔繭抽絲、用織布機織線成綢、通過扎染讓白綢“生花”。
“管道怎么連不起來?”“水怎么流不動?”……面對這些有趣的挑戰游戲,孩子們圍站在水池旁,手里拿著各種長度的管道,一邊討論一邊嘗試,試圖搭建起一條能夠順利輸送水的管道。
這些有趣的場景是此次游戲成果現場展示會的一部分。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通過自主設計的榫卯學堂、園林設計師等10余項游戲,展示了該園如何在日常教育中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實踐,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探究精神。
交流會現場。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供圖
隨后,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園長張瀟月以《幼兒園科學家精神啟蒙的育人實踐探索》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張瀟月介紹,該園創建了“科學家精神啟蒙”課程生態聯盟,該聯盟由人員層、場域層和活動層組成,人員層由西南大學科學家、教師、家長組成;場域層由西南大學實驗室、幼兒園、社區場館組成;活動層由科普活動中的提問、探究、尋訪、表達、回顧等環節組成。
“兒童的游戲需要老師們站在兒童的視角去理解、去解讀,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兒童的視角,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幼兒發展需求的高質量游戲。”四川師范大學教授鄢超云以《兒童視角與游戲質量》為題進行了專題講座。
鄢超云認為,游戲質量包含了條件質量、過程質量、結果質量,即幼兒園為兒童游戲提供了什么條件、游戲中兒童的狀態如何、兒童是否在游戲中獲得了學習和發展,“幼兒園要從游戲時間、環境、材料等方面去盡可能地為兒童創造條件、提供條件進行游戲,老師們要去觀察、關注兒童在游戲中的狀態、游戲的過程,從而讀懂兒童在游戲中的學習和發展,在此基礎上更有效地支持兒童發展。”
活動還舉行了“幼兒園課程在地化的創新實踐”圓桌論壇,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學前教研員周霞、四川省直屬機關玉泉幼兒園園長袁園、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幼兒園園長于權芳分別介紹了渝川云三地在場館教育及幼兒自主游戲方面的不同嘗試和實踐。(袁杰、蘭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