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突破“舒適區”
重慶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轉向千億級市場
面對一個幾十億元、“專業對口”的市場,大多數企業和研究機構,都會謀劃如何提高產品競爭力,在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位于兩江新區的重慶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卻另辟蹊徑,從今年9月開始,跳出“專業對口”的骨材料市場,直奔千億元級別的更大市場,并且已經得到了投資機構的青睞。
為何研究院敢于突破“舒適區”迅速轉向?這一切,都要從改革說起。
不甘心“小有成就”,研究院大刀闊斧搞改革
2020年,研究院在兩江新區掛牌成立,核心科研團隊來自醫療行業,主攻運動康復。研究院掌握了一大批生物材料的原創技術、專利和相關的醫療許可。
例如,研究院開發了可降解的生物醫用材料,貼上后無需專門去除,更有利于患處愈合。從整個國內市場來看,運動損傷修復市場規模大約在幾十億元。手握原創技術和產品,研究院也不愁“過日子”,那么為何要改革呢?
“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過日子’,也不滿足于‘小有成就’。”研究院院長謝海瓊介紹,一種生物材料,可以對應多種適應癥,其經濟價值、社會效用,也可數十倍、數百倍增長。
還是以前述的可降解生物醫用材料為例,做成貼敷產品,可用于燒傷部位修復;做成心臟補片,能幫助心肌梗死部位再生;用于醫美領域,則能開發出除皺效果自然、不會“腫臉”的“童顏針”。
醫美市場的規模,達到了千億元。這一機遇,必須抓住!
突破“舒適區”的決策,趕上了改革的東風——今年8月,按照兩江新區對深化科技創新服務機制改革的部署,研究院召開了改革轉型會議,原本60人的團隊,直接縮減到了31人。“船小好調頭,留下的全是精兵強將。”謝海瓊說,31名員工中,23人搞研發,其中博士9人,碩士7人,嚴格執行“人員跟著項目走”。
曾經搞科研“全包”,現在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改革給研究院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打破了過去搞科研轉化“全包”的模式。
什么叫“全包”?拿裝修打比方,從畫設計圖開始,買材料、施工等全由裝修公司負責,就是“全包”。在科研和轉化中,“全包”就是從原創性研究開始,到初步成果轉化、中試、融資、生產、營銷、售后等全由研究院來負責。過去,研究院的60名員工,一半以上都負責研發之外的工作。
其實,“全包”模式并非不可行。此前,研究院已獲發明專利授權12項和5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還設立產業運營平臺公司,孵化4家企業,推出足底快速診斷儀、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等市場青睞的智能醫療產品。
但這一模式的短板也很明顯:從研發到市場轉化,過去都依靠財政資金托底。核心競爭力不足的研發機構,會面臨后勁不足、造血能力差的困境。
因此,今年以來,兩江新區積極探索財政資金以撥投結合的方式,加快新型研發機構市場化改革,深化撥投結合、先投后股,打通成果端、中試端、創業端孵化鏈條。
研究院改革后,兩江新區也給予了運營扶持資金,引導更多社會資金前來投資。而研究院的31名員工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更注重原創研究、生物制造產品研發及技術服務工作,后期的商業化工作則交給了更專業的人去完成。
不僅自己搞研發,還提供全套定制研發服務
目前,已經有多家投資機構對研究院的生物醫用材料表示出興趣,謝海瓊的手機常常響個不停。
研究院目前聚焦于兩大生物制造方向:合成生物學平臺(含生物醫用材料研發)、干細胞和外泌體研發平臺,并繼續實施醫療器械CDMO技術服務。研發的醫療器械領域新型耐磨涂層材料、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備工藝已邁入產業化應用階段,完成了4項關鍵性成果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醫療器械主文檔備案工作。
另外,研究院自身的硬件和經驗,也可以轉化為一項很有價值的服務——“醫療器械設計開發、質量體系及注冊全流程服務”的CDMO(定制研發)核心技術服務。
先說硬件,研究院位于兩江新區金星科技大廈5樓,1000平方米實驗區中,配有百級、萬級GMP潔凈間、智能裝備實驗區,設備完備。
再說服務,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對于醫療器械取證、專利申請等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為成果轉化提供全套的服務。
目前,研究院已承接西南醫院、東南大學等單位的技術委托服務合同,與兩江新區人民醫院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還與一家外資投資集團簽訂“細胞制藥科研技術服務及產業化轉化”合作協議。
“我們要通過改革,發揮更大的價值。”謝海瓊說,后續,研究院會視情況“招兵買馬”,有針對性地擴充隊伍,為兩江新區生物制造行業孵化和培育“獨角獸”,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張錦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第六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在渝舉辦
- 人民網重慶11月13日電(記者胡虹、實習生姜曉軒)12日,第六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本次論壇以“促進中國—東盟法治交流合作”為主題,由中國法學會指導,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法學會、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