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打好“組合拳” 助力全鏈食品農產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云陽縣普安鄉馬安社區柑橘出口示范基地。云陽縣市場監管局供圖
從一株菊花種苗,到一杯健康飲品,衍生出集產、供、銷、研、學、旅于一體的全鏈式現代農業產業,其產品占全國有機菊花市場份額30%以上;從一個“紅橙”品牌,到引領一群特色水果發展,規模化種植主體達893個、面積43萬畝、產值45億元……如今,在云陽縣,從田間到舌尖,從產品到品牌,食品農產品產業集群全鏈式崛起,成為打造山地農業優品區的“助推器”。
云陽是農業大縣,食品農產品產業是支柱產業。近年來,云陽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山地“土特”資源優勢,打好“服務、標準、品牌”質量支撐三大組合拳,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從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入手,在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上著力,擺脫傳統增長模式,食品農產品產業全鏈式發展駛入快車道,經濟社會發展煥發澎湃新動能,跑出質效提升“加速度”。
云陽縣柑橘加工商品化分揀生產線。云陽縣市場監管局供圖
優服務
助力市場主體“聚鏈成塔”
“菌菇種植在哪,服務保障就跟在哪,讓我們發展產業信心滿滿。”近日,魚泉鎮一位返鄉創業發展食用菌的企業負責人對“質量驛站”的網格員“一對一”服務非常滿意:“辦證不見面,領證不跑腿,還有專家對菌菇種銷現場把脈……”
為打通食品農產品產業生產、加工、銷售遇到的“老大難”,云陽在全市率先建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并在工業園區建立“質量驛站”,全力打造“一幫到底”服務品牌。
“質量驛站”是企業的“娘家人”,通過“事前問需求+事中解難題+事后訪成效”三步工作法,為食品農產品產業市場主體量身定制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網格化護航、保姆式幫辦等服務,在窗口、企業、市場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幫助企業解決了產品認證、質量檢測、標準制定等一攬子“煩心事”。
“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在現代農業作用發揮上,云陽聚焦產業集群發展,采取“政府+高校+企業”知識產權轉化運行模式,幫助企業延長上下游產業鏈,聚鏈成塔,長大長高,頂天立地。
打造“一幫到底”服務品牌,云陽實現指導把脈“進家門”、生產許可審批“不見面”、企業申報到領證“當日發”,辦理時度效提高了好幾倍。截至目前,該縣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市場主體達1400多戶,其中企業790余戶,占比達56.4%,成為繁榮食品經濟、建設質量強縣生力軍,食品農產品產業耦合成鏈態勢愈發明顯。
“天生云陽”區域公用品牌旗下的“土特”農產品展示。云陽縣市場監管局供圖
做標準
助力農業產品“嵌鏈成珠”
盛夏八月,巴陽“杠子面”火了!來自“一帶一路”10多個國家的媒體朋友一起走進巴陽“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解碼云陽山地農業優品區探索“新密碼”。大家在體驗了“中國面食之鄉”的神韻風采,品嘗了“云陽鮮面”舌尖上的味道后,不由自主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中國面,看云陽!”“萬里長江三峽美,天生云陽鮮面香!”
生產端產品散而亂、小而弱,質量安全追溯難;供應端信息碎片化,成為孤島;銷售端自相殘殺,成本水漲船高……一度,“云陽面”從一粒麥子到一碗小面,各自為政,斷鏈缺鏈,產品缺乏“身份證”,產業發展“原地轉圈”。
“立足資源優勢,把標準嵌入鏈條,產業鏈和價值鏈一起拉,小面條變身大產業。”近年來,云陽狠抓標準支撐,按照“政府搭臺、市場唱戲”思路,成立面業協會,搶先注冊“云陽面工”特色勞務品牌,出爐“云陽鮮面”團體標準和“云陽面工”地方標準,推動面業高質量發展。如今,“云陽面工”成為全國“我最關注的勞務品牌”,20余萬從業人員遍布全國,開辦面坊6萬多家,年產值上1000億元,“云陽鮮面”占據全國70%的市場份額,“中國面食之鄉”全鏈式縱深推進,越叫越響。
面業成為富民特色大產業,是云陽做優食品農產品產業全產業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標準化方面,云陽除了健全組織架構、制定聯席制度、強化政策支持、注重人才培養等“常規動作”外,還在嚴格質量追溯管理、強化標準制定應用等下足“繡花功夫”。按照“源頭可追溯、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認定”規則,把全縣已開展農業品牌認證企業全部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企業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各要素動態信息實時監控全覆蓋。同時,還運用數字化監管市場主體標準化生產,全縣42個鄉鎮街道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監管員全覆蓋。
樹品牌
助力特色產業“強鏈成群”
眼下時節,走進盤龍街道活龍社區柑橘產業示范基地,小氣候監測站、太陽能誘蟲燈、水肥一體化設備設施一應俱全,漫山遍野的柑橘長勢正好,陣陣橘香撲面而來,青中泛黃的果實壓得枝條笑彎了腰。
近年來,受益于“天生云陽”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旗下“云陽紅橙”子品牌帶動全縣柑橘產業發展風生水起。“村子里共有800多戶人家,家家戶戶都種柑橘,戶均年增收近萬元,總產值近1000萬元。”就活龍社區而言,柑橘產業如今已成為當地村民名副其實的增收致富“金果果”。
雞鳴貢米、棲霞菜籽油、連年發蔬菜面、蔈草牛肉干、渝峰烏天麻、龍缸云霧茶、王大漢桃片糕、泥溪青杠黑木耳……近年來,云陽圍繞標準體系、質量安全、地方特色、市場規模四大要素,打造全國首個通過工商注冊,覆蓋全產業、全品種、全門類“天生云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母子”結合模式開拓市場,推動食品農產品主導產業集群式發展,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輻射帶動全縣農業產業發展。
目前,“天生云陽”品牌估值超過50億元,位列“2023年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80位,地市級第34位;注冊商標397個、綠色食品44個、有機產品14個、地理標志農產品3個、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5個、市級名牌農產品16個。其中,“云陽紅橙”已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中國氣候好產品”稱號;“三峽陽菊”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云陽陳皮、天麻、艾葉獲得2023年重慶市道地優勢藥材品種稱號。
品牌化促進了云陽“3+4+X”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體系迭代升級,同時也推動了該縣食品農產品產業強鏈成群,形成了以柑橘為主的水果,以菊花、天麻為主的中藥材,以花椒為主的調味品,以生豬、牛羊為主的生態養殖,以面條、大米、高粱等綠色有機為主的優質糧油等“五大特色農業產業集群”。2023年,云陽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企業總量超400家,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80億元。其中,云陽柑橘種植面積達30余萬畝、產量達35多萬噸,綜合產值超35億元,遠銷迪拜等中東市場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中藥材產值達11.7億元,特色產業發展量質齊升。
“加強質量支撐,共建質量強國。”接下來,云陽仍將以“山地農業優品區”打造為總目標,以提高綠色食品農產品產業供給側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用好全產業鏈資源配置,抓實重大項目,推動質量興農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奮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云陽新篇章。
來源:云陽縣市場監管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