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問題提建議 群策群力促發展
核心提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提氣、目標安排精準、工作部署有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實現報告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需要凝聚全社會力量,唯實爭先,拼搏奮進。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
市人大代表,綦江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唐鵬程:
加快川渝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落實落細
“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濃厚的民生情懷。”市人大代表,綦江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唐鵬程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強化成渝政策協同,提升兩地公共服務一體化便利化水平。這讓他感觸很深。
唐鵬程建議,進一步優化川渝互辦流程,加快川渝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落實落細。他舉例說,目前雖然已實現川渝社保卡互辦,但由于兩地預制卡卡面、系統寫入芯片數據不一致,以及“異地受理、本地辦理、郵寄到家”辦理模式等待時間較長等情況仍然存在,群眾仍感不便。
就此,唐鵬程提出三個建議:一是優化川渝互辦流程,建議市級層面加強川渝相關部門聯動,對已有系統業務規則進行優化,對所需數據進行統一規范;二是提升同號換卡效率,建議市內行業主管部門加快優化社保卡“同號換卡”的“立等可取”辦卡流程;三是及時推進應用落地,建議市級相關部門加大社保卡應用集成力度,分步驟、分領域、分業務有序推進應用。比如,在政務服務方面,加強社保卡“身份憑證”應用;在待遇支付方面,推動民政、財政、人社、住建、水利、林業、殘聯等部門加強聯動,個人社保待遇、就業創業、拆遷補助等政策補貼均通過社保卡發放,實現居民服務“一卡通”。
市人大代表、榮昌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雷建:
統一治理標準 加強川渝跨界河流管理
“只有保持相同的治理標準、措施和力度,川渝跨界河流才能長期穩定達標。”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榮昌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雷建對加強川渝跨界河流管理提出建議。
雷建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榮昌區與毗鄰地區不斷建立和完善水污染聯防聯治機制,打破各自治理生態環境污染的局面,合力開展跨界河流水污染整治,同步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榮昌區先后與四川省瀘州市、內江市協調編制了瀨溪河、大清流河、漁箭河、馬鞍河等4條跨界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定期研判會商,統籌推進水環境項目規劃、共建資金落實、日常巡查管護等工作。同時,兩地還開展聯合執法,共發現易引發水污染的環境問題55個,均督促指導被檢查對象及時整改。
“在守護一江碧水方面,榮昌與四川有關區縣已經有很好的合作基礎,今后還需深化、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保持同頻共振,統一治理標準、統一措施、統一力度,攜手治理好川渝兩地跨界河流。”他建議,由省市級發改、水利、生態、農業、住建等部門牽頭,系統性策劃包裝生態綠色廊道項目,在生態綠道內統一治理標準、措施和工作力度。
市人大代表、重慶中防德邦防水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副經理劉濤:
聚焦機制建設 加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護
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成為勞動者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重慶中防德邦防水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副經理劉濤建議,聚焦機制建設,加快出臺權益保障措施,加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護。
新業態勞動者是指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就業的勞動者,包括網約車駕駛員、淘寶店主、外賣騎手等。
劉濤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實施辦法,以出行、貨運、外賣、配送、帶貨主播等常見的新業態勞動者為重點,確定勞動者與用工主體之間勞動關系、合作關系的適用條件;對新業態勞動者的職業傷害保障、用工安全保護、意外傷害保障、個人信息與數據等權益作出具體規定,明確新業態勞動者維權機制,以及優化投訴、處理和反饋的流程,探索適合新業態勞動者的集體談判和代表訴訟方式,幫助他們在遇到勞動爭議時有效維權,讓雇傭雙方權益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在監督執法上,劉濤建議,應優先監督頭部平臺企業落實情況,發揮其行業帶頭示范作用,推動全社會新業態勞動者從業生態健康發展;市人社局聯合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新的“重慶市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實施辦法”,對職業意外傷害保障作出針對性規定。
市人大代表、學平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學平: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老年人失智普查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記憶力、判斷力和認知功能退化——失能失智老人照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學平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學平就此提交了《關于在重慶市啟動開展老年人失智普查工作的建議》,呼吁我市盡快啟動開展老年人失智普查,從科普宣導、風險測評、早期干預、家庭支持、友善環境等方面,盡早預防、干預、延緩生活需要照護的老年人的失智趨勢,降低家庭與社會負擔。
失智癥俗稱老年癡呆,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思維混亂、人格改變等,發病年齡通常在65歲以上,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成倍增加。
及早發現、識別、預防和治療失智,對提高老人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具有重要意義。彭學平建議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開展老年人失智普查,提升公眾對老年人腦健康的關注,營造關注老年性癡呆、支持參與防治工作的友好社會氛圍。
彭學平說,開展失智普查工作,有利于全面了解我市老年人失智狀況,掌握失智癥的患病率、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等。她還建議制定重慶市老年人失智癥篩查健康促進目標,建立“篩查—診治—隨訪”醫防協同模式,廣泛開展失智防治宣傳教育,營造友好社會氛圍。
市人大代表、棠香鐵山(重慶)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永琴:
建渝西小龍蝦交易中心助推冬蝦產業發展
“重慶人喜歡吃小龍蝦,市場需求龐大,但重慶目前大部分小龍蝦是從外地進貨,我們希望讓重慶人吃上更多本地養殖的小龍蝦。”市人大代表、棠香鐵山(重慶)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永琴建議,探索建立冬蝦養殖相關地方標準,支持大足建立渝西小龍蝦交易中心,實現產、購、儲、加、銷銜接配套,助推冬蝦產業高質量發展。
扎根農業領域多年,韓永琴對產業發展的“土壤”十分熟悉。她介紹,以大足為代表的渝西地區,氣候溫和、降水豐沛,熱量比較豐富,光熱水配合基本協調,具有天然反季節小龍蝦養殖優勢。
“大足冬蝦的產業發展目前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反季節養殖的天然優勢明顯,二是反季節產品市場供不應求,不愁銷、價更高。”韓永琴在調研中發現,渝西地區越來越多的小龍蝦養殖戶,已從傳統的小龍蝦養殖模式轉向反季節養殖模式,形成“反季節賣價格+傳統季賣產量”的特色發展模式。
為此,她建議市農業農村委支持大足區探索建立冬蝦養殖相關地方標準,并指導大足開展標準化生產。
市人大代表、重慶文理學院副院長王明華:
強化農業科技特派員作用促鄉村振興
“農業科技特派員在鄉村產業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重慶文理學院副院長王明華建議,加大農業科技特派員的選派和支持力度,強化農業科技特派員作用,更好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王明華說,重慶地勢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應堅持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發展“多品種、小規模、高品質”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為此,王明華建議,大力強化農業科技特派員在綠色種養技術應用與推廣中的作用:針對農作物的育種、栽培、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大力推廣綠色環保種植技術;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養殖過程中采用環保、節能、健康、安全的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效益。
王明華建議強化農業科技特派員在新品種推廣運用中的作用:鼓勵科研機構、高校和農業企業扎根鄉村,與農業科技特派員一道開展山地特色高效新品種研發,將山地特色高效新品種研發納入農業科技創新支持體系,設立新品種研發專項;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山地特色高效新品種推廣運用。
他還建議大力推動適用于丘陵山區小型機械研發應用,“建議將山地特色小型農機和園藝機械推廣應用納入農業科技特派員支持范圍,加大此類科技特派員的資金支持力度。”
市政協委員,潼南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萬宏霞:
進一步推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
川渝兩地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打造全國文旅發展新增長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推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今年兩會,市政協委員,潼南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萬宏霞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的建議》的提案,呼吁相關區(市)縣共同實施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工程,推動文旅公共服務統一標準化建設。以巴蜀文化為紐帶,統籌整合人文、歷史、自然資源,共同打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示范區。建立互聯互通的文化旅游信息共享平臺,開啟文旅資源共建共享共贏模式。
在聯合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和賽事品牌方面,她建議對景區實施提檔升級,積極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共同打造多種國際性、多城聯動性體育賽事,形成文旅體融合發展新模式。
交通是經濟的命脈和文明的紐帶。針對交通問題,她建議將市郊鐵路璧銅線延伸至潼南和遂寧(高新站),建設重慶第二機場—銅梁—潼南—安居高速、渝西旅游交通環線等重大交通項目;推進相關區(市)縣景區道路提檔升級工程,復航涪江Ⅲ級航道,恢復水上航運,并進一步完善成渝地區航空體系,形成多種交通方式融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交通體系。
市政協委員、重慶財經學院產教融合辦公室副主任王曉穎:
打造創新聯盟 推動高校成果轉化
“高校和院所專業技術人才的科研導向未面向產業和市場,高校院所科研與市場脫節。好的科研成果不應該被束之高閣,應該走向市場。”市政協委員、重慶財經學院產教融合辦公室副主任王曉穎教授建議,打造產教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不斷推動高校創新和成果轉化。
王曉穎建議,產教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應以產業或產品、技術創新為目標,由頭部企業牽頭,多個相關高校、企業加盟,緊密協同合作,共同打造創新人才團隊、研發平臺、現代產業學院、產業園等實體性創新載體,推動高校成果轉化取得新突破。
此外,政府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大產業政策傾斜、財稅優惠和科創資金的支持力度,特別是針對與我市當前戰略重點相關的行業,引導該聯盟進行創新活動。
“依托該聯盟,進一步充分激發全市科技創新要素活力,提升科技創新要素效能。”王曉穎表示,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中,應將人才、產業、技術、資金等科技創新要素進行通盤考慮,加強各要素間的互融互通,通過評估、考核和獎勵等手段,激發產教融合創新體系中各環節的不同主體對各要素的重視,實現產教深度融合創新體系的全方位整體性構建與發展。
市政協委員,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江凈帆:
在本科師范高校成立“家庭教育學院”
“家庭教育學在高等教育中還是一個薄弱點,在高校開設家庭教育專業課程、建設家庭教育學科,既是時代需求也是現實需要。”今年兩會上,市政協委員,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江凈帆建議,在市屬本科師范高校掛牌成立“重慶市家庭教育學院”,打造在全國有辨識度的家庭教育品牌。
在江凈帆的構想中,“重慶市家庭教育學院”將在市教委、市婦聯等部門的指導下,聚焦家庭教育政策研究、人才培養、職業培訓、質量評價、講習指導和大數據服務6個方面開展工作。
具體說來,一是發揮專家智庫作用,為完善家庭教育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提供實踐依據,為統籌推進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提供資政決策服務;二是設立我市首個家庭教育本科專業,為西部婦女兒童及城鄉各級培養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和指導服務的專業人才;三是開展本土化、專業化、系統化、實踐化的家庭教育指導者職后培訓。
此外,形成家庭教育大數據圖譜,為個性化家庭教育服務和家校協同、兒童安全監測與保障提供精準支持;制定各級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建設標準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行業標準,開展業務指導和專業評估;開展統籌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市政協委員、首耀投資發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曉榮:
加快建設重慶體育大數據中心
“重慶應該加快建設智慧體育名城,為廣大市民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市政協委員,首耀投資發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曉榮建議,重慶要進一步大力加強數字體育、智慧場館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體育深度融合,讓智慧體育為3000多萬市民大健康賦能。
高曉榮建議,重慶加快建設智慧體育名城,首先要加快建設重慶體育大數據中心。
以區縣為基點,推進“互聯網+”布局;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支撐,建立覆蓋全市的體育信息服務網絡;強化各項體育數據的采集和統計,逐步建成群眾體育、運動隊、國民體質監測、體育比賽、體育場館等數據庫。
此外,加快建設重慶體育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內容收集、體育資源展示、信息發布和惠民服務等相關功能,通過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直播等途徑,為群眾提供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線上服務平臺。
最后,要推進體育場館智能化改造工程。對大型體育場館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實現全民健身活動的智能化數據采集和智慧化運用。
市政協委員、長壽區教師發展中心質量監測科科長程小亮:
補齊鄉村兒童閱讀短板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提升鄉村兒童的閱讀質量,對深入推進全民閱讀、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市政協委員,民進長壽區委會副主委、長壽區教師發展中心質量監測科科長程小亮建議,補齊鄉村兒童閱讀短板,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程小亮建議增加閱讀資源供給,市財政、市教委設立專項經費,為鄉村學校、農家書屋配齊適合兒童閱讀的圖書品類;建立校園數字閱讀平臺,為鄉村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書種類和便捷的閱讀方式。
同時,他還建議團市委、市教委聯合開展“鄉村兒童閱讀親人認領計劃”,開發遠程兒童共享閱讀協助平臺,招募在校大學生、教師、文化工作者等群體作為閱讀志愿者,與鄉村兒童一對一結對子,擔任鄉村兒童的閱讀親人,通過數字化平臺,以在線共讀方式陪伴鄉村兒童一起讀書、講故事,幫助鄉村兒童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提升兒童閱讀素養也是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重要的一環。程小亮建議市教委在中小學開設課外閱讀課程,由專門的閱讀指導教師,指導兒童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提高閱讀品位,提升閱讀能力;廣泛開展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建立科學的網絡思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網習慣。
市政協委員、歐菲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志:
加快數字化工會建設 提升職工獲得感
“要順應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深化大數據運用,推動數字化工會建設,有針對性地滿足職工個性化多樣化需求。”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歐菲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志就數字化工會建設提出建議。
“在‘網絡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各級工會要加強開放共享的工會大數據平臺建設,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廣大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何志說,通過數字化采購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控制內外部風險,成為各級工會的基本訴求。
他建議,加快搭建市級數字工會福利平臺。圍繞政府及企業福利采購管理訴求及所屬職工的福利選購需求,指派市屬國資背景企業,主導牽頭搭建重慶市“數字工會福利平臺”,形成覆蓋商品、訂單、支付、結算及用戶管理的多功能福利系統,促使商品流、訂單流、資金流及結算流的高效互通,結合支付平臺鏈接所有用戶的支付及結算,形成預算劃撥與預算消費的數字化服務閉環。
此外,引入社會優質供應鏈資源,實現集約化管理,構建統一的準入及退出機制,保障供應鏈的服務品質;通過線上引入優質電商平臺、線下引入本地零售業態,構建線上與線下的立體式消費場景,更好滿足職工需求。
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楊駿 周尤 記者 陳國棟 左黎韻 王亞同 李志峰 卞立成 栗園園 周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張智奎:永川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加快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在2024重慶兩會到來之際,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發布推出“新時代 新征程 新重慶——2024重慶兩會會客廳”系列訪談,邀請市內各部門、區縣、企事業單位黨政一把手,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重慶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營商環境等話題,談發展思路、戰略、措施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