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基理|重慶榮昌:“小院+”新模式推動基層治理創新風
一場陣雨后,重慶市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三崇堂院子更顯清凈、樸素、淡雅。綠植沿著院墻種下,有花開,不繁茂,但清香。幾戶村民院內居住,有歡笑,不富裕,但滿足。四方院子,幾道籬笆,圍合的不僅有天地風月,還圍合了村民們的幸福生活。
通安村三崇堂小院大門。人民網 胡虹攝
近年來,榮昌區以10至30戶左右群眾聚集的農家小院為基本單元,以“小院+”推動黨建引領鄉村善治,有效激發群眾參與意識、暢通群眾參與渠道、提升群眾參與能力,切實解決鄉村治理困境,逐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四治融合”鄉村善治體系,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4月22日,“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重慶榮昌,感受“小院+”通過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的院落治理新格局。
走進通安村,采訪團就被村口處三崇堂小院的質樸氣息給吸引。干凈整潔的農家院、溫馨的青村茶舍……
“我們這里有咖啡、有茶水,還可以做手工。”在小院里經營青村茶舍的陳燕熱情地招呼大家喝茶。“我是土生土長在小院里的人,也是這里第一個從城市回家創業的青年。這幾年,村里變化特別大,農家院子有了新面貌。不僅僅是我,很多大學生也愿意留在這里。”
陳燕回憶,2019年返鄉創業的時候,大家都不愿意回來,是因為這里基礎設施差,環境也不好。在榮昌區委組織部大力發展“小院+”治理的工作下,庭院不再有污水橫流、雞鴨亂飛的情況,水電氣三通也不再受阻,整個鄉村基層環境煥然一新。
陳燕正在泡茶。人民網 胡虹攝
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黨組書記林君介紹,三崇堂小院,不僅成立了黨小組、院落自治委員會和小院管家聯盟的組織體系,還實現了黨組織領導下的小院事情自辦、自定和自管的運行機制,把“小院+”推動鄉村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在三崇堂小院,陳燕還有另外兩個身份,是院落自治委員會的理事和“小院講堂”的志愿者。她要負責院落的日常管理、政策宣傳、民情收集反饋、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同時,推行“小院講堂”議事制度,對涉及到小院的建設方案、公共設施的維修、扶貧幫困對象確定等重要事務,由自治小組與村民協商共議,增強小院群眾的主人翁精神。
“大家常在一起學習討論,氛圍濃厚、效果倍增,凝聚力越來越強。”70多歲的黨員呂金茂自豪地說。
“多虧了理事會幫我們調解,不然扯不完的皮。”說起小院的院長和理事,三崇堂的居民梁匍珍總是贊不絕口。
三崇堂院史館。人民網 胡虹攝
如今,“小院+陣地”“小院+課堂”“小院+機制”全面鋪開,有效推動治理和教育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放,既激活了黨員教育的“神經末梢”,又實現了農村黨員教育體系化,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在榮昌區委組織部的牽引下,整合宣傳、政法、民政等8個部門資源下沉到小院,與群眾一道解決需求和難題,產生了積極效果,衍生出“小威送法”“美家美戶·姐妹相助”等新內容。2021年,參與小院建設的部門拓展到14個,在完善創建指標、出臺工作辦法、健全小院評星機制和退出機制的基礎上,榮昌區將“新風小院”“小院講堂”等整合升級為“小院+”品牌。
在榮昌,三崇堂小院就是當地“小院+”推動黨建引領鄉村善治的縮影。
截至目前,榮昌區已建成各類示范小院200余個、2個區級示范片,“小院+”做法入選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重慶市“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創新案例“二〇二二年十佳案例”。在“小院+”引領推動下,直接帶動小院內377個在家黨員、5000余個農戶主動參與小院治理;1個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54個村(社區)獲評市級及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全區2020、2021年度群眾安全感調查分別達99.17%、99.7%,2021年榮昌區被表彰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聯合發文推動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
- 人民網重慶4月25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日前,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推動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4月2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