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鎣市打造人才聚集“強磁場”
近年來,華鎣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系統推進人才隊伍開發,全面構筑人才發展優勢,下大力氣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吸引各類人才在經濟發展、科技攻關、鄉村振興等事業中建功立業。
故事:一個“土專家”的成長
近期,前往華鎣市祿市鎮涼水井村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作為該市“傳承紅巖基因、發揚紅色傳統、永葆紅心向黨”三紅品牌的重要載體,畢占云將軍生平展陳、上川東地工委祿市特支展陳、華鎣山起義女戰士展陳等紅色景點開放以來,一直備受游客青睞。數據顯示,僅今年“五一”節和端午節,涼水井村接待游客達6萬余人。
鮮為人知的是,這幾個備受歡迎的紅色景點設計者并非高校院所的知名專家,也不是專業設計師,而是當地“土專家”、陽和鎮的一名工作人員陳勇。
“幾個展館從立項到建成開放的時間都很緊、要求高、經費少,不僅要有相關設計經驗,還必須了解和熟悉華鎣的紅色文化、革命歷史。”祿市鎮鎮長劉政說,最終選擇了不是建筑設計科班出身的鄉土人才陳勇擔任設計人員。陳勇也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了設計任務。
“我一直愛好古建筑設計。這讓我有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和平臺。”陳勇說,如果不是組織培養,他也很難獲得一些重大項目的設計機會。幾年來,陳勇在當地設計的不少作品拿到了國家級專業獎項:陽和鎮偏巖子新村入選國家住建部首屆田園建筑設計大賽三等獎、四川省水美新村等;九龍溪新村獲農業農村部百佳鄉村示范典例,并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表彰為“全國文明村”。陳勇本人也被評為廣安市鄉土人才、華鎣市十大杰出青年等。
就在不久前召開的華鎣市委人才工作會議上,陳勇與另外9名來自企業、教育、衛生、農業等領域的人才,一同被華鎣市委表揚為“十大杰出人才”。
數據:各類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9萬余名
被表揚為華鎣市“十大杰出人才”的人員中,除了陳勇,還有近5年企業產值達35億元,為國納稅3.15億元、年均解決就業人員5000余人、捐資助學180余萬元的民營企業家鄒佳霖;有一直從事植物保護工作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3次被表揚為四川省農業系統先進個人的高級農藝師尹守勤;有成功開展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技術,填補了華鎣市該項技術領域空白、被評為“華鎣名醫”“廣安名醫”的醫生段生韋;有始終致力于幼兒教育教學、被評為華鎣市“最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和廣安市“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的教師王春芳。
“十大杰出人才”的成長故事和專業成就,是華鎣市近年來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系統推進人才隊伍開發、全面構筑人才發展優勢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華鎣市創新出臺《華鎣市玄武巖纖維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等系列人才新政10余項,成功探索“市管校聘”“村干部檔案縣級集中管理”等系列人才育用經驗模式。
目前,華鎣市各類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9萬余名,較“十二五”末增長57.65%。其中,柔性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863”計劃玄武巖纖維項目負責人等專家教授33名,引進碩(博)士110余名,入選“天府峨眉計劃”“天府青城計劃”各1名。同時,成功創建四川省首批院士(專家)產業園和首個玄武巖纖維類省級工程實驗室,建成省、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5個,指導企業建成技術中心25個、研發平臺23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
啟示:“6字口訣”構筑“人才金字塔”
“華鎣市各領域都要實現奔跑跨越,除了要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更必須海納百川、招才引智。”華鎣市委書記王山說,始終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把人才投資作為最大投資,把人才工程作為頭號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才的“引、聚,培、育,愛、留”,構筑塔基更厚、塔體更壯、塔尖更高的“人才金字塔”,奮力以人才智力“小杠桿”撬動經濟社會“大發展”。
近年來,華鎣市聚焦玄武巖纖維、電子信息、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等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用才需求,探索建立雙招雙引工作機制,實施“華鎣英才計劃”“雙十雙百引才計劃”“百千萬才聚華鎣”等重點人才工程,同步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突出產業優勢、項目牽引、柔性引進,不斷拓寬引才渠道。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訂單培養+車間實訓”“平臺搭建+項目合作”“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等方式,華鎣市大力實施優秀企業家培育計劃、“華鎣工匠”培樹工程、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工程,加大對黨政人才、農村實用人才、鄉村振興人才等各類人才的培養力度,打造出一批立足本土、具有戰略眼光、富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截至目前,華鎣“訂單式”培養專業技術技能人才1500余名,培育“土專家”“田秀才”40余人。
創新“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務,華鎣市推行黨委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專員聯系服務重點企業等制度,提供安居落戶、創業貸款、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精準服務,營造的愛才惜才環境,讓人才真正扎根華鎣。
“不僅把帕沃可公司引進到華鎣,而且把石錢華、劉毅烽、楊中甲、潘宜清等科研、管理人才一起‘網’到了華鎣。”到華鎣工作多年的四川帕沃可礦物纖維制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云深有感觸地說,華鎣市除了以感情和熱情招引人才,更是通過建強主導產業科創平臺,用項目吸引人才,促進人才與產業高度匹配、深度融合,實現以產聚才、以才興產。借助廣安和華鎣這塊沃土,該公司已成為玄武巖纖維新材料領域的“領航者”。
來源:華鎣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全球僅3位 西南大學巖溶學家袁道先獲國際大獎
- 人民網重慶7月4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西南大學發布消息,在近日舉行的西班牙Malaga大學Eurokarst2022會議上,我國巖溶地質領域第一位院士、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袁道先榮獲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巖溶委員會“50年終身成就獎”,成為全球3位獲得這項殊榮的科學家之一。 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巖溶委員會“50年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