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沙壩鎮十字社區鋪就鄉村振興畫卷
十字社區遠景。黔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黔江區沙壩鎮十字社區地處黔江區西部,離老城區中心僅28公里。近年來,沙壩鎮十字社區,因地制宜謀劃鄉村產業,以狀元堡鄉村振興示范點為中心,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發展之路。
美麗鄉村 天然畫卷
“五月枇杷黃似橘,年年新果甜又甜。”春末夏初,正是枇杷成熟的季節,在十字社區319國道沿線,儼然成了枇杷的世界,遠遠望去,金燦燦的枇杷掛滿了枝頭。三五個村民穿梭在枇杷林里,采摘著金黃的枇杷,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我的枇杷硬是甜得很,從來不用上街,每年都是回頭客提前預訂。”十字社區五組的龔明禹老人,每年管理不到四畝地的枇杷,卻能賣上三萬多元。最貴的一斤枇杷能賣到40元的價格,并且供不應求。
沿著枇杷林往上,便到了玫瑰園,紅的、粉的、白的玫瑰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微風徐來,發出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不少市民游走在玫瑰園里,爭相拍照留念。
再沿玫瑰園往上走,便到了狀元堡鄉村振興示范點。該示范點坐落在青山之間,綠樹成蔭,景色宜人,一幢幢別具特色的民居依山就勢,風格統一又錯落有致。放眼望去,羽人山、二郎山、轎子頂等山形奇特,惟妙惟肖,巧奪天工。倒鉤河、灰溪河橫貫全鎮,斗折蛇行,碧水綿延,匯入烏江。天王洞、紫陽洞內涵豐富,景觀奇特。
村民們在獼猴桃基地務工。黔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產業興旺 農民喜樂
“狀元堡鄉村振興示范點就是以狀元堡(小地名,因古時候此地有人中過狀元而得名)為中心,因地制宜,發展以獼猴桃、枇杷、玫瑰、李子、草莓等特色產業,打造特色農業觀光園等鄉村特色旅游,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十字社區黨總支書記龐益海說。
在狀元堡鄉村振興示范點的獼猴桃基地里,成片獼猴桃長勢極好,掀開葉片,剛結出的小果掛滿了枝頭,惹人喜愛,工人們穿梭在獼猴桃架下,修枝、疏果,為長出更優質的獼猴桃忙碌著。
龐益海介紹,這個獼猴桃基地是由當地農戶抱團建立的合作社所承包的,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除了土地入股金和年底分紅,農戶們還可以通過務工實現增收。
“我們基地一共215畝獼猴桃,從19年開始見效益,掛果160畝,畝產達到了8000元以上,如果達到盛產期,畝產10000元以上將不是夢。”黔江區在甲農業股份合作社理事長龐一中說。
據他介紹,基地務工有15人,都是附近村民,平均每人全年工資為15000元,土地和資金入股有35戶(人),2021年,最多的家庭享受了5000元的分紅。在狀元堡鄉村振興示范點,另外還有350畝獼猴桃屬于社區集體經濟接管,農民可以土地入股方式參與分紅,農戶同樣可以通過務工等方式實現增收。據統計,全村獼猴桃務工年收入達35萬元。
宜居宜業 農民富足
“這些都是高山移民項目。”龐益海說,為了實現讓高山村民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以狀元堡為中心,建起了100畝藍莓、500畝獼猴桃等特色農業產業,吸收當地村民就近務工。同時,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并融合狀元堡文化打造狀元堡鄉村旅游,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超市、加工房等致富項目。
“我們就是長期在基地務工,哪里差人,我們就去哪里做,照顧家里和掙錢兩不誤,屋頭的基本生活開支是沒得問題。”村民龔清菊說。
“像我們這些老人,一年能夠收入幾萬已經很知足了。”村民焦連序,管理十幾畝草莓,每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
“近年來,沙壩鎮十字社區響應沙壩鎮號召,立足‘發展高端特色水果,打造城郊鄉村旅游’兩大定位,以農業龍頭企業培育、農業品牌打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重點發展了獼猴桃、青脆李、脆紅李、無花果、玫瑰等高端水果和特色花卉。依托產業發展,打造體驗采摘、觀光休閑于一體的城郊鄉村旅游。”龐益海說,目前,十字社區的特色農業產業已初見規模,初見實效,枇杷和獼猴桃、脆紅李及藍莓品牌已經基本打響,深受市民喜愛,每年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好。(黃英、田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又酷又颯!62歲奶奶跳橋救人后轉身就走
- (視頻由網友提供) “不好,有人落水了!” 5月21日上午11點左右,在重慶市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長田溝水庫,一位清理漂浮物的工人不慎落水。 危急時刻,一位奶奶義無反顧從橋上一躍而下將人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