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旅融合發展理論調研活動在南川舉行
重慶日報基層理論調研基地落戶南川
5月7日—8日,由重慶日報、南川區委、區政府共同舉辦的農文旅融合發展理論調研活動在南川區舉行。
7日,來自市文旅委、市鄉村振興局等市級部門負責人以及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等30多人,先后走進南川區大觀原點、藍莓科技示范園、河圖鎮騎坪村的漫居·有點田民宿、鳴玉鎮稻香漁歌田園綜合體、東街文旅小鎮,開展了為期一天的調研活動。
稻香漁歌田園綜合體是以魚稻共生綜合種養業為基礎,結合農村環境整治、旅游線路完善、鄉村生態環境修復、村莊綠化美化,打造的集“產業+文化+生態”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項目。
在河圖鎮騎坪村,重慶紅曼農業公司開辦漫居·有點田民宿、帶動種植上萬畝板栗,開辦了板栗加工廠,打造了“淘鄉村”農村電商平臺,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成為南川鄉村的“網紅”。
8日,與會專家、學者根據調研情況召開了南川區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在會上,專家、學者對南川區推動景城鄉、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探索給予了肯定。他們認為,南川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充分挖掘當地鄉村資源價值,探索出了鄉村休閑體驗型、生態健康養生型、特色產業支撐型、景區景點依托型四種農文旅融合發展類型,打造了重慶文旅新的增長極,推動了鄉村旅游的迭代升級。
同時,專家、學者還圍繞民宿發展、規劃設計、景觀改造、品牌運營等主題進行了分享與交流,并對下一步如何推動農文旅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在研討會上,主辦方還宣布重慶日報基層理論調研基地正式落戶南川。南川是重慶日報第四個基層理論調研基地,基地將通過對南川鄉村振興實踐的調研,形成系列理論成果,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記者 趙偉平)
相關鏈接>>>
與會專家學者重要觀點
5月8日,在重慶日報與南川區舉辦的農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民宿發展、規劃設計、景觀改造、品牌運營等主題進行了分享與交流,重慶日報記者整理了部分專家、學者的重要觀點,以饗讀者。
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博鰲文創院執行副院長王旭:南川農文旅融合發展,有英國標準的景觀,日本標準的文創,荷蘭標準的建筑,這都是當前鄉村振興一個好的樣板和示范。要實現農文旅高質量發展,要做好廣義的策展、廣義的設計、廣義的運營。
以廣義的運營為例,要把整個全年度看作一個整體的時間表,然后讓各自不同的活動充滿時間表,如藝術類、設計類、中醫養生類等,每一個活動背后都是不同的社群,這樣既制造了傳播的話題,也帶來了精準的垂直社群的流量,換言之精準地找到市場和用戶。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游報社原社長、總編輯高舜禮:南川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體現了原鄉原味理念,它有鄉村的合理內核,又體現了新時代要求,處理好了傳承與發展、傳統與現代等關系。
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體現原鄉原味理念,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維護原生性的鄉村風貌;二是發展原生性的鄉村業態;三是保留原樸性的鄉村生活;四是傳承原住民的鄉村人文。在調研過程中,南川鳴玉鎮的稻香漁歌田園綜合體較好地體現了原鄉原味的理念。
鄉伴文旅集團合伙人、西南區域公司總裁李曉露:經營民宿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做民宿賺錢的人不多,要成功光靠情懷是不行的,這涉及到建設、品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要做好農文旅融合,產品的創新能力很重要。農文旅項目做得好,不光是看規劃,更要看運營團隊,應該先找到運營團隊再開始建設。同時,農文旅融合,不適合大投資,而應該用小步快跑的方式。
中國旅游研究院長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市旅游經濟發展高級顧問羅茲柏:南川農文旅融合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都有品質,大觀原點、河圖鎮的漫居·有點田民宿、鳴玉鎮的稻香漁歌田園綜合體都體現了這一點。
農文旅融合要取得進一步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要取得品牌、形象上的突破,就要用營銷強化市場價值主導;二是要強化文化支撐,比如大觀原點,可以挖掘原點和鄉頌的文化內涵,并向公眾講好它們的故事;三是創意集成。這包括自然景觀、生產實踐、民俗風情、非遺傳承等,要注意它們的充分融合,增強游客體驗。(記者 趙偉平 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