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
多年呼吁整治校外培訓 助力“雙減”政策落地
“我連年呼吁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加大力度治理破壞基礎教育生態的行為。2021年,中央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力度之大、決心之強,超出我的預期,也讓我的履職使命感倍增。”很快就要赴京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2月15日,全國人大代表,謝家灣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劉希婭準備好了14份建議,其中絕大部分與教育有關。
今年是劉希婭履職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她旗幟鮮明地亮出代表身份,作出“凡是教育的事情都是我關心的問題”的承諾,累計提交了73份議案、建議。她還利用新媒體網絡平臺收集民情民意,直面問題、敢于發聲的鮮明履職風格備受群眾稱贊。每年兩會前后,許多群眾通過網絡向她反映教育問題。
個人自媒平臺全網粉絲近100萬
每年兩會期間,劉希婭都在審議報告、接受采訪時,主動積極地表達教育領域相關意見和建議。同時,她還堅持撰寫文章,在自媒體平臺上發布,回應群眾在教育領域的期待,收集大家的意見建議。
本屆以來,劉希婭在“希婭分享”個人自媒體平臺發表兩會相關內容近200條,累計閱讀量近6000萬人次。如今,她的個人自媒體平臺全網粉絲累計近100萬。
“個人掌握的情況是有限的,互聯網為我履職提供了很大便利,讓我能聽到更多群眾呼聲。”劉希婭說,因為亮出了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國各地的家長都曾向她反映情況。
直面問題發聲、正視負面留言
在過去幾年的走訪中,大家向劉希婭反映最強烈的就是校外培訓問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劉希婭連續多年提出相關建議,反映校外培訓機構和學校之間的利益嫁接行為,建議加強招生環節治理,培訓機構不得超綱給難度、超前給進度、違規聘用不合格教師任教,中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等。
當時的課外培訓亂象,已經不單單是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劉希婭呼吁綜合整治課外補習機構,切斷其背后利益鏈條,直言其與部分學校、教師的經濟利益掛鉤。
全國人大代表的發聲,吸引網友對這一熱點問題展開探討,劉希婭也曾因直面問題核心發聲而收到反對甚至負面的留言。
“這些年,有很多已經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一直與我保持聯系,他們仍然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積極奔走,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劉希婭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自己更應帶著使命感履職,有所擔當、積極發聲、凝聚共識。
堅定不移推動素質教育
“前幾天,我碰到一個初中學生正玩手機游戲,于是上前詢問。這名學生告訴我,因為防未成年人沉迷設置,他只能再玩一個小時了。”劉希婭說,聽到這樣的回答,她很欣慰——自己多年來提出的一些建議,正在落地見效。
這些年來,劉希婭提出的建議內容涉及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減負提質、未成年人保護、評價改革、教育均衡、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等方方面面問題,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正逐步落實推進。
其中最令她鼓舞的是,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進一步加大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力度,回應和解決中小學生負擔重的問題,有力促進了教育生態改良和素質教育發展。
任期將滿,回望五年履職經歷,劉希婭表示,自己越來越深刻感受到,人大代表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責任,需要代表滿懷敬畏之心,強化代表意識,增強履職使命感,擔當履職責任,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報記者 顏若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