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黄网在线观看,97免费公开福利无码视频,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五月天,翘臀美女XX00后进式片

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政務

奮力開創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新局面

曾菁華
2021年11月10日13:42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是習近平總書記與新加坡李顯龍總理親自啟動的兩國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是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全面提升中國西部對外開放水平的國家戰略。自2015年11月項目實施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和牽掛項目建設,先后作出“一定要高標準實施好,打造高起點、高水平、創新型的示范性重點項目”“將項目打造成兩國合作新亮點”“在地區層面帶動其他國家共同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等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十分珍惜這一歷史機遇,專門成立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管委會,設立市中新項目管理局,統籌推動項目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邁出了堅實步伐、打下了良好基礎、展現了強大活力。

  通過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和市委、市政府歷次開放會議精神,我們深刻認識到,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是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獨特優勢,圍繞“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兩大主題,著眼體制機制、政策和商業模式創新,是重慶獨有的制度型開放戰略平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是中國西部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通過示范項目合作,持續引進新加坡在城市建設、社會治理和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理念、經驗,有利于提升重慶及西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助力打造高品質生活。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是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途徑,充分發揮重慶和新加坡“雙樞紐”作用,以重慶帶動西部地區,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以新加坡帶動東盟地區,不斷提高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水平,有利于加快形成中國西部與東盟地區“面對面”互聯互通新格局。

  今年6月,市政府批準印發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總體發展規劃(2021-2025年)》。9月,市政府首次召開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工作推進會,吹響了推動項目高標準實施、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在新的征程中,我們將牢牢把握“戰略性”的總體要求、“互聯互通”的目標定位和“示范”的工作導向,聚焦“平臺打造、通道建設、產業集聚、制度創新、空間拓展”五個方面,奮力開創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新局面。

  以合作共建為手段,加快形成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產業集聚平臺。進一步發揮重點區縣、開發區的主體作用,加快打造“兩中心四園區”合作平臺,不斷增強項目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以渝中區來福士廣場為載體,打造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營中心,抓住RCEP簽署和重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機遇,充分利用新加坡眾多世界500強地區總部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盡快形成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和跨國企業區域總部基地。以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和兩江協同創新區為載體,打造中新國際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推動新加坡一流創新資源、高水平研發團隊聚集重慶,引導兩地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業共同設立國際技術轉移服務平臺,促進科技要素雙向流動。與兩江新區合作共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核心區,更好整合高能級開放平臺資源優勢,助力兩江新區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打造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地,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出示范。與南岸區合作共建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國際合作示范區,以廣陽島、廣陽灣區、彈子石等區域為重點,廣泛引進新加坡及其他發達國家產業資源,建設集商務、新興產業、教育醫療、生活休閑為一體的國際化生態新城。與北碚區合作共建中新(重慶)國際中小企業產業園,以“政策自由度最高、產業基礎最成熟、建設空間最大、土地空間最優”為標準,打造成為有意來中國西部發展興業的國際中小企業的投資家園,聚焦、促進重慶及中國西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與潼南區共建中新(重慶)綠色循環智能低碳示范園區,加強與新加坡油氣化工重點企業合作,打造重慶油氣化工國際合作示范區域;同時,在園區內積極發展食品等綠色循環產業,爭取把園區打造成為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一帶一路”建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

  以“五通”為目標,加快打造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戰略開放通道。堅持以“一帶一路”倡議為統領,以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目標,致力于構建起重慶與新加坡及東盟其他國家互聯互通的大通道。深化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強化通道基礎設施建設、組織運營和數字化建設,深入開展鐵海聯運“一單制”、鐵路提單物權化改革等制度創新,助力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拓展中新跨境融資通道服務范圍,進一步豐富金融服務產品,提升金融服務平臺水平,滿足重慶及西部企業多樣化跨境融資需求,基本實現西部省區全面覆蓋,促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加強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應用推廣,推動數據通道與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等項目聯動發展,謀劃智能化應用新場景,著力打造連接中國西部和東盟的信息高速路。提升渝新空中通道能級,推動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商業管理及服務品質接近國際一流水平,不斷提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國內國際網絡覆蓋度;用好成渝兩地均享有的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積極促進“航空+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重慶和新加坡互為旅客集散地。鞏固渝新人才培訓通道,持續推進重慶和新加坡公務人員能力建設合作,不斷提升重慶及中國西部公務人員的國際視野;鼓勵雙方學校建立教育合作伙伴關系,加強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圍繞提升市場主體參與便利性,積極謀劃建立投資貿易服務聯盟、金融服務聯盟、知識產權聯盟及人才服務聯盟等專業服務通道,切實增強項目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

  以市場化合作為途徑,加快吸引更多主體參與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繼續加大在金融服務、航空產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領域的市場化合作力度,全力打造“一區三基地”,盡快形成產業集聚。以江北國際機場為核心區建設中新(重慶)國際航空物流產業示范區,引進新加坡國際化管理運營經驗,推動國內外航空企業及臨空經濟類企業參與地勤服務、航空物流、航空食品、文化旅游、臨空商業及城市開發等領域合作,建成西部地區具有競爭優勢的臨空現代服務產業聚集地。以江北嘴為核心區建設中新(重慶)金融科技產業示范基地,促成更多中新金融科技企業入駐,借助新加坡金融科技發展優勢加快重慶金融核心區建設,打造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的示范平臺和形象窗口。以果園港為核心區建設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推動果園港“鐵水公空”多式聯運轉運效能更加高效,多式聯運標準、體系有效建立,物流、經貿、產業集群效應持續提升。在渝北區仙桃數據谷先期啟動建設中新(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示范基地,建成中新(重慶)大數據智能化成果展示促進中心,加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西部)創新基地項目建設,引入一批中新合作數字經濟企業,持續推動中新國際數據通道創新應用。同時,抓住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機遇,推動更多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率先突破、落實落地。

  以改革創新為舉措,加快構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制度機制。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不是優惠政策的洼地,而是政策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的高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將牢牢抓住“制度型創新”這個牛鼻子,著眼增強“輻射性、帶動性、示范性”的工作導向,爭取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更好助力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在金融服務領域,積極爭取重慶和新加坡之間開展“理財通”“基金通”“債券通”“票據通”等創新試點,努力實現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爭取提高企業跨境綠色融資上限,推動中新綠色金融發展;聯合新方探索設立服務陸海新通道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合資證券及基金,推動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暢通陸海新通道境內外投資。在航空產業領域,爭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開放口岸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通用,吸引從新加坡等國入境旅客使用,促進成渝兩地國際旅游發展和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爭取保稅航材監管模式創新,實現保稅航材集中存放和按需跨區調撥,致力于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公共保稅倉庫打造成新航(重慶)保稅航材分撥中心。在交通物流領域,爭取中新兩國海關在檢驗檢測方面開展合作,開展進出口食品、農產品檢驗檢測合作,逐步通過商品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不斷提高中新兩國食品、農產品貿易便利化水平,為中國西部與東盟通關貿易便利化合作提供示范。在信息通信領域,爭取渝新雙方依托中新國際數據通道,開展跨境數據傳輸安全管理試點,建設陸海新通道的數字通道。此外,我們還在積極推動雙方“注冊會計師”等專業人才資質互認、爭取放寬赴新教育培訓政策限制,為后疫情時代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高水平發展奠定制度基礎。

  以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著眼點,加快探索第三方市場合作。立足中新合作,加強區域聯動、設施聯通、市場聯合,不斷增強項目的輻射力、帶動力。國內方面要充分發揮重慶運營中心作用,加強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對接、協調聯動,充分利用新加坡全球網絡資源及地區關系優勢,全面深化金融服務領域合作的廣度深度,加快推進中新(重慶)農業合作計劃,不斷提升兩地科技合作水平,提升川渝地區經濟發展和開放能級,帶動西部地區形成開發開放新格局。國際方面要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契機,做好RCEP的深入實踐者和CPTPP的先驅探路者,推動渝新雙方探索建立第三方市場合作機制,共同引導、推動中新企業依托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國際物流大通道,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流通、金融服務、數字經濟、產能合作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建海外分撥中心、產業園區,落實一批供應鏈、產業鏈項目,不斷拓展項目發展空間、激發項目合作潛力、增強項目輻射效應,為中新兩國關系發展及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者系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