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渝北獲評國家“兩山”基地
人民網重慶10月14日電 14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命名了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重慶市渝北區榮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重慶又添新“樣本”。
渝北礦山公園。渝北區文化和旅游委供圖
渝北大盛青龍村。姜智勇攝
風景美 昔日廢礦坑變人間仙境
近日,走在渝北區銅鑼山礦山公園,可見礦山絕壁高聳,絕壁之下一個個礦坑宛如一顆顆“珍珠”鑲嵌其中,碧水靜謐、晶瑩剔透,仿佛走進人間仙境。
但在從前,這里還是一個廢礦坑。近年來,渝北區踐行“兩山”論,先后投入1.5億元,累計種樹40余萬株,消除邊坡隱患54處,對礦山開展生態修復和礦山公園建設,使廢棄礦山重現盎然生機。
不僅如此,渝北區大盛鎮青龍村沿御臨河,設計了濱河景觀步道,恢復水碼頭景觀,修建親水人行棧道和水邊亭榭,對現有的荷塘進行提檔升級,營造出依山傍水的田園風光。
這些都是渝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例證。在2019年成功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基礎上,渝北充分利用“三山兩江兩河”自然生態資源,印發了《渝北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規劃(2020-2025年)》《渝北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成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照進現實。
2020年,渝北空氣優良天數達335天,優良天數比例達91.78%,長江干流水質保持優良,轄區國控、市控水質監測斷面全面達標,全區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如今,渝北城區有160多個大小公園星羅棋布,建成區綠地率超過了45%,優良的生態環境為渝北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大區、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城鄉大區增添了“底色”。
渝北碧津公園。姜智勇攝
渝北國博中心。姜智勇攝
產業綠 以臨空經濟集聚促進產業綠色化
既要“山水美”,更要“產業綠”。近年來,渝北持續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來轉變生產方式,做大做強“綠色GDP”。2020年,渝北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6.2%,數字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6%,“雙創”指數和綜合科技競爭力持續保持重慶第一。
目前,渝北已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全市最大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和進出口基地、創新資源集聚發展新高地。依托“兩山”基地的建設,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極大減少了資源消耗量,大幅提升了環境承載力。2020年,渝北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分別比5年前下降16.7%、25.17%。而在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項主要污染物方面,渝北2019年較4年前減排比例達14.83%、18.05%、14.5%、31.4%。
同時,渝北讓美麗風景催生美麗經濟,通過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推動“生態+旅游”融合發展,依靠“綠水青山”求得“金山銀山”。
渝北周家山。姜智勇攝
渝北中央公園。姜智勇攝
群眾富 綠色經濟為群眾帶來真金白銀
綠色經濟的發展,也讓群眾的腰包鼓了起來。今年渝北區銅鑼山礦山公園開園后,很快以其良好的生態風光吸引了40萬人次游客來訪,成為了周邊鄉村振興、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自公園試營業以來,已吸納周邊村民400余人就業和創業,人均增收約2萬元。
在渝北玉峰山,1000多畝的櫻桃基地惠及農戶300余戶,每年可為每家農戶增收2-3萬元。
依托于綠色經濟的發展,渝北的人們收獲了真金白銀。2020年,渝北全區依靠鄉村旅游接待游客449.87萬人次,帶動農民增收9.6億元。在重慶,“綠水青山”成了群眾的“金山銀山”。一幅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好圖景正徐徐重慶大地上鋪展開來。(劉政寧、謝佳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