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排放"跑冒滴漏" AI視頻識別系統輕松捕捉
“你們排放口出現大量泡沫,請馬上處理,我們也馬上趕過來!”8月中旬的一個下午,重慶經開區某洗衣企業負責人的電話突然響起,電話是當地環保部門打來的。
“不可能哦,我們工作人員半個小時前才去巡查了的,一切正常啊。”企業負責人半信半疑地跑到排放口一看,頓時傻眼了:只見管道中不斷冒出的泡沫,已經在現場白花花地堆積了一大片。
企業負責人趕快通知前端環節進行處理。泡沫迅速消失,負責人松了一口氣。環保部門咋知道的?當他眼光掃過旁邊的一個攝像頭時,才恍然大悟——是前不久安裝的這個AI視頻識別系統幫了大忙。
“從我們的智能系統發現問題,到洗衣企業迅速解決問題,最多只花了5分鐘。我們所憑借的,是工業園區智慧環境綜合管理系統,這是整個西南地區首個。”重慶經開區環保部門相關人士說。
據了解,這套由經開區聯合京東科技集團及其孵化企業環問問科技搭建的環保監管系統,有AI視頻識別、環境應急指揮作戰地圖實時投影技術、數字化污染源擴散預測模型三項先進技術,在行業率先得到應用,每項技術都堪稱“黑科技”。
環保問題AI視頻識別率近100%
環問問科技總經理沈洋介紹,傳統的排放監測,主要依靠環保人員例行采樣、企業自檢等方式,存在不少漏洞。例如,暗管、溢流或偷排等情況,就很難被發現。對此,也有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在重點企業排放口安裝攝像頭,進行遠程監測,但要保證百分之百的監測到位和及時處理,需要人24小時不離監控器,這顯然很難做到。
而AI視頻識別技術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記者通過現場演示看到,當排放口視頻畫面中,出現水面固體渣、泡沫,或是發生溢流等水流形態改變和顏色改變時,后臺系統就會立即響應,圈定問題位置,并結合在線水質監測傳感設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當判斷異常時,就會將報警信息發送到環保工作人員手機上。
沈洋介紹,目前,重慶經開區的數十家重點環保監測企業,都已經安裝了這套AI視頻識別系統。
地圖實時投影讓污染“纖毫畢現”
再來說說環境應急指揮作戰地圖實時投影技術。記者在現場演示中看到,當工作人員在中控屏幕的地圖上,選定重慶經開區某個交叉路口時,地圖上立即“覆蓋”了一張高清畫面,畫面上的路口車水馬龍,正是當地實時場景。
沈洋介紹,當出現污水、煙氣污染等區域性環保問題時,這項技術能夠讓監控指揮中心遠程實時獲取問題發生地的真實情況,作出更準確的判斷和處置。
據了解,該技術通過高空瞭望攝像頭、無人機等,從垂直和傾斜的多個不同視角,同步采集區域影像,從而真實地反映地物情況。此外,通過整合光學設備分析技術,監控指揮中心還能夠第一時間判斷某種污染因子的濃度,讓污染問題“纖毫畢現”。
據介紹,該系統基于不同的污染物的擴散性質和規模,能模擬出污染在某個具體位置發生后,將隨著地形從哪些方位擴散,以及未來擴散到達的位置和時間。這樣一來,應急部門就可以提前設置截流位置,進行消污準備,準確預測消污藥投放量,避免二次污染。
形成區域企業排污感知“一張網”
目前,上述智慧環境綜合管理系統已建立起了數百家企業的“產排污企業數據庫”,集中收錄經開區內排污企業各項污染因子、治理設備等環保信息。同時,企業地址、排污許可證、環保負責人聯系方式等信息也一并錄入數據庫,建立了完整的企業“畫像”,最終形成一張全經開區企業排污感知網。
“這套智慧系統,幫我們實現了園區環境管理工作的可視化、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過去,他們在發現企業排污異常后,還要找專業機構前往現場采樣、化驗,整個工作完成至少需要一周時間。而現在有了智慧系統支持,只需要一刻鐘即可“搞定”。
同時,系統后臺還可以對收集的數據和信息進行自動計算和分析,根據大數據生成園區環保工作報告,為園區精準監管提供數據支撐。下一步,重慶經開區這套智慧系統還將在碳排放物聯網減排、智慧水務、工業廢氣、固危廢管理等領域進行深度開發。
重慶日報記者 白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