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辦理建筑許可改革為何獲世行肯定?
“重慶辦理建筑許可改革成效顯著;在時間和費用上超過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平均水準,質量控制是全球僅有的7個滿分地區之一。”
前不久,世界銀行對重慶市營商環境作出評價。
辦理建筑許可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最復雜的指標,主要衡量一個建設項目從立項、勘察、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到產權登記全過程的環節、時間、費用以及質量控制指數。
世行的評價,意味著重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簡稱“工程審批改革”)成效,得到肯定。
其實,讓企業受益匪淺的不僅是工程審批改革。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以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為宗旨,利用各種互聯網手段,實施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不僅“減”出了企業的發展之力,也“改”出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7×24”小時自助服務
讓更多項目“網上辦、馬上辦”
為減少群眾“跑路”的次數,我市2018年開始將施工許可證與質量、安全手續合并辦理;今年1月,又啟動了施工許可證電子證書,實現了我市工程建設項目類行政審批結果無紙化。
洛磧餐廚垃圾處理廠項目就是施工許可證電子化審批改革的受益者之一。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申請類似工程的施工許可證,需要跑3個事項共17項資料,今年他們一次性提交7項資料,僅3天就取得電子版施工許可證。
讓更多項目“網上辦、馬上辦”,市住房城鄉建委今年3月還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大廳開通“7×24”小時自助服務區,切實解決非工作時間企業無法辦件、現場辦件排隊等問題。
目前,這個自助服務區已實現提供個人和法人辦理事項辦事指南、辦件信息等查詢服務,以及施工企業資質、監理資質、市外建筑施工企業入渝信息報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4類事項的自助交件服務,未來還將推出簡易事項自助申報、自動審核、當場出證功能,打通信息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全流程審批事項壓減一半以上
切實為企業松綁減負
切實為企業松綁減負,我市不僅在線上發力,線下更有一套完整的“組合拳”。
2018年以來,重慶作為全國16個試點地區之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主要構建了“五個一”體系:即一張藍圖統籌項目生成、一個系統集中線上審批、一個窗口接件出件、一張表單規范申報要件、一套機制保障措施落地。
通過推進“五個一”改革,重慶市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事項由203項壓減至100項;審批時限大幅縮短,政府投資項目最長8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50個工作日。
不僅如此,“只進一家門,辦理多家事”成為重慶工程建設審批領域的新常態。市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大廳自2018年8月運行以來,整合19個市級部門和單位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將100余項審批服務事項納入大廳“一個窗口”接件、出件。截至目前,全市各區縣均設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大廳,共受理項目31200余個、事項152700余件,群眾滿意率99%。
小型建設項目“三減一提”
企業省時省力又省錢
工程審批改革帶來的不僅是審批流程簡化,諸多降成本舉措也讓企業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位于西彭工業園區的重慶新寶豐電線電纜有限公司,去年計劃建設廠房、綜合樓等,總建筑面積約6225平方米,通過辦理小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減少審批事項15項、節約建設周期3個多月。
“重慶針對小型低風險項目的政策紅利,為我們既省時間又省錢。通過申辦小型建設項目,公司的建設配套、供排水、監理等費用減少20多萬元!”新寶豐電線電纜公司總經理曾伍陽開心地說。
曾伍陽所說的小型低風險項目改革,是2019年底市住房城鄉建委對標世行標準,針對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出臺的改革措施,受益對象為未使用公共財政投資的新建、改擴建的工業項目、倉儲項目,總建筑面積不大于1萬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且不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或危險品的項目。
我市對小型建設項目審批可實行簡易驗收,通過“三減一提”(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提質量)方式,使得辦理全流程審批環節從32個減少為4個,審批總用時從過去的180多天縮短至16天,全流程零費用。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建筑行業的沖擊,我市去年又推出支持政策十三條,內容涵蓋網上審批“不接觸”服務等,激發了企業發展的活力。今年下半年,我市還將開展工程建設項目“體外循環”“隱形審批”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審批行為,提升服務效能。(記者 廖雪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