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善祥在“老馬工作室”調解居民糾紛。(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擺在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首位。就社會領域而言,近年來,我市切實落實保安全、護穩定各項措施,把防范打擊犯罪同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統籌起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并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前不久,市高法院舉辦“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揭牌儀式,并聘任時代楷模馬善祥為“重慶法院多元解紛業務指導專家”。
馬善祥是江北區觀音橋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老馬工作室”負責人,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馬”。扎根基層三十多年,老馬成功化解大量矛盾糾紛,為維護群眾利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做了大量工作。
“揭牌儀式后,我市法院將全面設立‘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市高法院相關負責人說,全市法院將以“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整合駐院調解力量,強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訴前糾紛化解。
在人民法院設立“老馬工作室”,拓寬第三方參與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只是我市圍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我市以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源為著力點,持續深化“楓橋經驗”重慶實踐,切實提高基層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水平。
據統計,去年,全市各級各類調解組織累計受理矛盾糾紛35萬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7%。全市群眾安全感、政法隊伍滿意度、司法公信力分別達到99.17%、97.09分、97.28分,再創歷史新高。
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主線
完善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
“本以為這場交通事故必須走訴訟程序,不曉得要整好久!”前不久,在云陽縣人民調解委員會駐法院調解室里,市民王女士(化名)當場簽下調解協議后說,她本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次糾紛一沒花錢,二沒走繁瑣的流程,“現過現”就解決了!
原來,王女士曾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傷,出院后因傷殘鑒定等級問題與保險公司難以達成協議。
“我本來是到法院來起訴保險公司的。”王女士說,到了法院才得知重大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已經進駐法院,交通事故、醫療和物管糾紛都可以在訴前調解解決。
其實,在我市,這樣的調解室不僅入駐了法院,還進駐了派出所、來訪接待中心,形成了訴調對接、警調對接、訪調對接的“三調對接”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新體系。
“新的社會治理機制導入后,全市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社會的穩定和諧,都呈現了新局面。”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主線,將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建設作為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重要內容,推動司法、公安、法院、信訪等部門進一步健全落實警調、訴調、訪調“三調對接”機制,加強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該負責人說,具體來講,為加強“警調”對接,我市在基層警力20人以上派出所設立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駐派出所調解室,推進人民調解員進駐公安派出所調解矛盾糾紛。
在“訴調”對接方面,則推動區縣重大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派員進駐基層人民法院,接受法院委派、委托,通過訴前委派人民調解、訴中委托人民調解、訴后執行和解等方式開展調解。
在“訪調”對接方面,我市將人民調解貫穿信訪受理辦理全過程,推動區縣設立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或在區縣信訪部門群眾來訪接待中心設立“派駐人民調解室”。
此外,還推動檢察機關依法建立健全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明確民事行政申訴案件引導當事人和解的條件、范圍、程序,努力推動矛盾糾紛化解。
“‘三調對接’機制的建立,是對我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該負責人說,其程序便捷、方式靈活、立場中立的獨特制度優勢,已成為重慶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打造集約型綜合調處中心
矛盾糾紛化解“只跑一地”
“發生糾紛,你去醫院鬧是絕對解決不了問題的。”
“你們小區的糾紛,物管方面肯定要負責任!”
……
日前,記者在榮昌便民糾紛解決中心大樓里看到,這里分別設立了家庭、醫療、征地拆遷、物業等30多個調解室,部分調解員正在為群眾現場調解矛盾糾紛。
據了解,這是榮昌區為進一步方便群眾“一站式”解決矛盾糾紛,在原有綜調處基礎上新建的便民糾紛解決中心。
該中心有30多間調解室,可將群眾生活中遇到的糾紛矛盾“一網打盡”,群眾遇操心事、煩心事“只進一門,只跑一地”。這里也成為榮昌區社會矛盾糾紛化解的“集散地”和“大本營”。
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矛盾糾紛綜合調處平臺,逐步建成由黨委政法委統籌,公安、司法、法院、檢察、信訪及矛盾糾紛比較集中領域的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綜合性集約型調處中心,并通過信息化智能化運用,形成矛盾糾紛集中統一受理、分流交辦、督辦、反饋、考核的橫向閉環工作流程,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受理和調處“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持續深化“楓橋經驗”重慶實踐
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基層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前沿陣地。
那么,如何在基層構筑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防線?重慶結合自身特點,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通過開展深化“楓橋經驗”重慶實踐十項行動,回應群眾期盼,切實提高基層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水平。
前不久,沙坪壩區回龍壩鎮聚龍城社區主任何麗娟接到物管的電話。原來,小區里發生了一起流浪狗咬人事件,被咬傷孩子的母親情緒激動,找到小區物管要求賠償。
“不要著急,我們去社區的和順茶館喝杯茶,坐下來慢慢談!”何麗娟沒有馬上參與到事件調解中,而是主動邀請雙方到和順茶館“喝杯茶”,并請來調解員、律師和陳家橋法庭的法官共同參與其中。
幾口茶后,孩子母親的情緒平靜了不少。最終,經過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物業承擔80%的醫療費用,孩子家長作為監護人承擔20%的費用。
和順茶館里的一杯清茶,化解了這場矛盾糾紛。這個神奇的“茶館”位于沙坪壩區回龍壩鎮聚龍城社區,如今已成為當地不少居民調解糾紛的第一選擇地。
“和順茶館其實是沙坪壩區立足轄區實際,打造的一個基層社會治理的綜合體。”該負責人說,該茶館集矛盾化解、民意溝通、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心理疏導、公益服務、文化生活七大功能于一體,為社區居民搭建起上傳下達的橋梁和溝通交流的平臺。
近年來,我市各區縣按照“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模式,結合基層黨建、基層群眾自治、基層協商民主、基層矛盾調解等工作開展了大量切實有效的實踐創新,總結形成了“三事分流”“樓棟工作日”“老楊群工”等典型經驗,努力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奏響凱歌
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關鍵是要以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目標,下大氣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2020年,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奏響巴渝凱歌——截至今年3月,全市共偵辦涉黑犯罪組織17個、惡勢力犯罪集團和團伙251個,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3573人,破獲涉黑涉惡案件9343起;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308件409人,我市社會生態、政治生態和經濟生態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城口縣蓼子鄉茶林村,曾是當地出名的社會治安重點掛牌整治區。2016年至2017年,該村社會治理成效不佳,相繼發生兩起盜竊案和一起縱火案。
“連續發案,讓人覺得我們村治安不好。”茶林村一組村民楊天長說,那段時間,他每晚睡覺前,都要反復確認門窗是否反鎖。
“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啟動以來,我們通過一系列舉措,去提升該村的社會治理水平。”城口縣蓼子鄉政法書記張維周介紹,系列舉措包括由鄉負責人帶隊聯合片區派出所定期到茶林村召開院壩會,進村入戶走訪了解治安情況,排查安全隱患;安排派出所民警進行治安巡邏排查……
很快,茶林村的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發案數降為“0”。如今,該村不僅摘了牌,還成為了創新社會治理的典范村,群眾安全感得到普遍增強。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基層社會治理結合起來,重點打擊群眾反映強烈、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和各領域突出亂象;大力推進基層治理創新,加強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排查,進一步完善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組織體系和社區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防體系,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本報首席記者 黃喬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掛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掛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掛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準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