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R實訓教室開展專業課教學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對于發揮我國人力和人才資源巨大優勢、提升實體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重慶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渝中職業教育中心秉持“德美合和”的核心理念,圍繞高水平學校建設,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以轉型創新發展為抓手,通過持續推動高水平專業群、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等項目發展,做好做強“優”字文章,為引領職教改革、支撐區域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瞄準產業需求
高水平專業群彰顯育人“大智慧”
即使沒有實物,師生也可以通過VR平臺觀摩人體每個部位,然后重新組裝結合起來……只要佩戴上立體眼鏡,就能進入全視角虛擬場景進行觀摩實作,這并非存在于人們想象中的畫面,而是發生在渝中職教中心VR實訓室里真實的一幕。
在渝中職教中心,學校與企業共建VR實訓基地,開發了文化旅游大數據應用、大數據硬件支撐、大數據技術等方面的5門專業課VR課程資源,通過運用3D虛擬成像教學系統,進行智慧服務專業群的沉浸式技能訓練,讓師生們擁有了一個理論與實際、科技與前沿相融合的全新學習環境。
現代化的教學場景,共建共享的課程體系,科學的人才培養路徑……如今,走進渝中職教中心,與時俱進儼然成為學校專業建設的關鍵詞,校園處處透露著職教育人的“大智慧”。
據了解,渝中職教中心圍繞現代服務業,對專業布局進行了調整,共開設了7大類17個專業。其中,以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為核心的智慧服務專業群,緊密對接區域內大數據智能化人才需求和產業轉型需求,成為學校推進高水平建設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學校通過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大數據產業鏈”特色課程體系、“135”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雙主體考核、多維度評價”評價模式、“校企互聘共用”教學科研團隊能力提升工程和集“教、產、學、研、賽、創”功能一體的共享平臺建設等,使專業群充滿生機和活力,有效促進了學校內涵發展。
數據顯示,學校累計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大數據產業鏈技術技能型人才500名左右,畢業生“雙證書”獲得率達100%,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率達90%,學生對本專業滿意度達90%,專業獨特性得到同類學;蛏鐣髽I認同度達90%以上。
渝中職教中心正以高水平專業群為著力點,釋放出高質量辦學的“頭雁效應”,示范、帶動和輻射市內外各中職學校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引進培養并舉
助力高水平“雙師型”教師成長
職業教育的特色,與使學生掌握必需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熟練的職業技能;诼毥倘瞬排囵B目標,建立一支德技兼備、育訓皆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直以來,渝中職教中心尤為重視教師的發展,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通過引進和培育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結合,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素質與結構,以高水平“雙師型”師資助推職教高質量發展。
堅持“多渠道引進”,從源頭上優化師資結構。學校以引進高校畢業生、社會行業專家,招聘專業技術人才、校校強強合并等形式,整合教育資源,極大擴充了教師數量,為隊伍優質發展打下人才基礎。
堅持“多方面培養”,從路徑上促進專業成長。學校通過廣泛開展全員培訓,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搭建成果推廣平臺,激勵教師參加教育教學能力比賽和教育教學研究;制定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名師、大師、專業帶頭人的分層分類培育計劃,讓教師走好職業進階之路。
為了進一步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渝中職教中心還通過實施“名師(大師)培育”工程,以“工匠培育”計劃與“教學名師培育”計劃并舉,打造技能、教學與教研領軍隊伍。
如今,多措并舉之下,隊伍建設成績斐然。據統計,學校現有市級骨干教師39人、“雙師型”教師19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中心組成員5人;選評5名教學名師、4名技能大師、11名校級專業帶頭人、建立名師(大師)工作室5個;發明創造獲得國家級發明創造6個。
近年來,教師參加國家級教育教學比賽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參加市級教育教學競賽獲得市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編寫教材10本,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在省級以上期刊上發表論文84篇,參加市級以上論文比賽獲獎100余項。學校先后立項市級課題8項、區級課題1項、校級課題49項、結題市級課題4項、區級課題1項、校級課題66項。
深化“雙創教育”
改革創新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
日前,一場由渝中職教中心主辦的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經驗推廣會舉行。會上,來自市教科院職成教研究所的領導與中職教育的專家、教師共話創新創業。
事實上,這樣的活動在職教中心并不鮮見。為了讓學生更適應快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的需要,渝中職教中心一直致力于強化創新創業素質培養,通過每年開展學生科研立項活動和創新創業競賽,組織開展“創業沙龍”“校友創業論壇”“企業家進校園”等活動,不斷推動學校創新創業工作落到實處。
以“雙創教育”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渝中職教中心的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之路并未就此止步。
近年來,學校著眼全體學生能力提升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體系、技能訓練與競賽體系、評價考核體系等建設與改革,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訂單班、“1+X”證書制度試點等工作,扎實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以課程體系改革為例,與傳統的專業理論教學相比,現在更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學校將課程內容以實際工作過程的需求為引導,選擇典型的工作任務并融合企業崗位操作技能要求,讓學生以直接經驗的形式掌握知識和技能,實現技術和理論與具體的應用的緊密結合。
近年來,在校學生參加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9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13個;參加市級職業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16個、二等獎43個、三等獎104個。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科研比賽獲國家級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4個;獲市級一等獎35個、二等獎42個、三等獎148個。
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激勵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學生參加第十六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重慶市評選活動獲得銀獎1個,銅獎1個、優秀獎1個;“+護網安課堂”項目榮獲重慶市第四屆“渝創渝新”中華職業駕馭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渝中職教中心真正以優質的人才培養,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成就了莘莘學子的多彩人生。
何霜 姚蘭 劉洋 圖片由渝中職業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