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穿著洗手衣,頭戴小花帽,24小時堅守手術室。他們被稱為患者的“無痛工具人”、手術無影燈下的生命守護者、手術室里的“120”。他們就是麻醉醫生,手術中,每個患者的每分每秒,都由他們守護。
今年39歲的劉夢虓是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麻醉科醫生。“我做麻醉醫生已經16年了,本來專業學的臨床醫學,但是在做臨床醫生的過程中,喜歡上了麻醉,就轉到了麻醉科。”劉夢虓說。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麻醉醫生是打一針就走。然而,事實上,在重慶多數三甲醫院,一個手術間平均一天要完成手術3臺以上,這些手術的麻醉,基本由一組麻醉醫生完成。這也就意味著,麻醉醫生在手術間內的工作時間,要比外科醫生更長。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每天早上7點30分,是劉夢虓的上班時間。換好衣服后,所有參與手術的麻醉醫生都要參加晨會,了解手術基本情況、特殊患者的病情以及前一天的搶救情況。無異議后,麻醉醫生將奔赴各自的手術室。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麻醉醫生的工作在手術前一天開始。“我們要提前對患者進行訪問和探視,詢問病史,查看所有的化驗檢查結果,制定麻醉計劃。只有通過了我們的評估,麻醉手術才可以實施。”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一踏進手術室,劉夢虓和同事們就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準備工作。他們需要檢查各種設備儀器功能是否正常,還要準備各種藥物,每一種藥都要提前抽到針管里并貼上標簽備用。“這樣的準備工作必須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完成,每次需要大概半個小時。只有手術前充分準備,才能臨危不亂。”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患者躺下后,我們要在胸前貼上電極片,用來監測生命體征。準備好這些,就開始麻醉醫生的絕活——深靜脈穿刺和動脈穿刺,這也是搶救的核心技術。”劉夢虓說。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等麻醉藥注入,患者失去意識,肌肉完全松弛下來后,麻醉醫生需要立刻為患者氣管插管,連接并啟動麻醉機,暫時代替患者的“肺”。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全麻后的患者,大腦對身體發出的指令大部分會消失,呼吸、血壓、心跳都可能波動很大,麻醉醫生需要用各種設備和藥物調控才能支撐患者的生命體征。當生命體征平穩時,手術才能順利進行。”劉夢虓說。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做完這一切,麻醉醫生并不能離開手術室。“我們還需要時刻關注眼前的各種儀器數據,根據手術的進度注入或給予各類麻醉藥和輔助藥,來調控呼吸、心跳、血壓、氣道壓 、血量、體溫等一切生命體征。”劉夢虓說。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忙完這一邊,患者麻醉平穩,劉夢虓一邊跟下級麻醉醫生說著“有事請叫我”,一邊向旁邊的手術間走去,又開始新一輪的麻醉工作。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一臺手術中,麻醉醫生往往最早進手術室,最晚離開。加上晨會和每臺手術之間的準備時間,劉夢虓基本每天要在這個“悶罐”里呆上至少10個小時。“如果手術難度大的話,一口氣站在手術臺邊7到8個小時也是家常便飯。所以,吃飯的時間,對我們而言是難得的放松時間。”劉夢虓說。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要成為一名成熟的麻醉科醫生,除了麻醉本專業的知識,還需具備生理、藥理、內科、外科、婦兒、影像等基礎和臨床醫學多學科的知識;還要熟練管理病人的生命體征,盡可能保護身體各重要臟器和系統。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因為戴著口罩,可能一場手術下來,他們都不知道我們長什么樣,但只要手術能順順利利的結束,能看到他們恢復意識,沒有痛苦,就會覺得很幸福。”劉夢虓說。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中國麻醉周,致敬麻醉醫生,致敬無影燈下的“隱形守護者”!無影燈下,你們與生命“共舞”,用高超的醫術、靈巧的雙手重新描繪生命的軌跡。愿將來的時間,你們能譜寫出更多鏗鏘有力的生命贊歌,創造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
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掛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掛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掛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準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