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綠色轉型 傳統工業區的生態蝶變
邯鄲市復興區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市委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一天當成兩天用、兩步并作一步走”的工作勁頭,治污與植綠并重,開發與保護同步,實現了傳統工業區的生態蝶變。
一、打贏了一場治污硬仗。堅持以省市大局為重、以高質量發展為重,堅決去產能、堅定促轉型。先后關停縱橫鋼鐵、裕泰煤化工、亨健煤礦等企業,累計壓減鋼鐵產能477萬噸,煤炭焦炭產能317萬噸,火電產能5.1萬千瓦。強勢開展“散亂污”清零行動,整治取締各類企業861家。持續推進拆違攻堅,累計拆除各類違法建設和違法占地6000余處、300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5萬畝,基本實現全域零違建。
二、筑起了一道生態屏障。堅決貫徹邯鄲市建設“邯西生態區”重大部署,把造林綠化作為綠色發展的關鍵一招,舉全區之力,持續開展“綠美復興”建設,重點打造了總長12公里的沁河郊野公園,總面積2萬畝的康湖生態文明示范區,總面積4342畝的省園博園,森林覆蓋率從2016年的21%提高到現在的48%,4個村獲國家級森林鄉村,5個村獲省級森林鄉村,11個村獲省級美麗鄉村,在主城區西部形成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三、闖出了一條轉型新路。堅持將生態理念融入經濟發展全過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推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高端裝備制造等“1+5”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引進了唯品會、中恒天汽車裝備制造、帕克軌道交通、海爾智慧物聯等一批環境友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打造了五個小微產業園和三個創業孵化基地,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達571家,高新技術企業達30家,三產占比由2016年的27%提高到2019年的42%。在經濟下行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下,今年上半年,全區GDP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下一步,復興區將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論,堅持不懈開展“三創四建”,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貢獻復興力量、復興擔當。(中共邯鄲市復興區委書記 潘利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