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黄网在线观看,97免费公开福利无码视频,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五月天,翘臀美女XX00后进式片

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社會

心理戰“疫” 把情緒的能量由“黑”變“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2020年07月07日08:2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心理戰“疫” 把情緒的能量由“黑”變“白”

  國際應用心理學會主席、法國心理學家克里斯蒂娜·羅蘭-勒維在前不久中國心理學會主辦的“抗擊新冠大流行下的國際心理學”網絡論壇上提出,人們面對突然發生的疫情,會經歷6個心理階段:忽略威脅,焦慮和恐慌,憤怒和反叛,逐漸適應,接受形勢,療養和康復。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主任醫師孫偉也認為,疫情期間,焦慮、抑郁、憤怒、無聊、抱怨等負面情緒都是人們最容易出現的情緒反應,“這些負面情緒一定要適時釋放出來,否則容易導致很多問題”。

  情緒是一股能量,不釋放出來就有爆炸的危險

  “比起思維,情緒更接近人的內心,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更大。情緒本身就是一股能量,如果不釋放出來,就會像‘炸彈’一樣,有爆炸危險。”孫偉說,“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情緒可以導致臟器損傷——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現代心理學研究則認為,情緒的壓抑可以表現為軀體化或攻擊性。”

  孫偉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軀體化表現為各種軀體不適癥狀,最常見的是疼痛,而使用現有醫學手段卻查不出明確的器質性病變。攻擊性常表現在對自己的攻擊或對外界的攻擊。對自己的攻擊可以是身體上的,如劃傷皮膚、以頭撞墻等;也可以是心理上,如無力感、無望感、自責等,嚴重的會發展為抑郁癥。對外界的攻擊形式更為多樣,如批評、謾罵、抱怨、打架等。常見的“路怒癥”也是對外界的攻擊性表現之一。“別人開車變道時,沒有開轉向燈,‘路怒癥’的人就受不了,非要超車到人家前面猛踩剎車,把人家逼停。這就是因為長時間的情緒壓抑,沒有地方釋放,借這個機會發泄出來”。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

  我們應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孫偉認為,管理情緒就像《孫子兵法》所講的,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首先要“覺知”自己的情緒,才可以去管理。“覺知”情緒可以借助正念呼吸的方法。在進行正念呼吸時,人的內心比較安靜,這時候容易聽到內心的聲音,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在感受到情緒之后,要給情緒命名,分辨出這種情緒是憤怒、委屈、悲傷,還是恐懼……一旦感受到并給情緒進行了命名,就對情緒有了“覺知”。

  覺知到情緒后,接下來就需要釋放情緒。孫偉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釋放情緒主要有四個途徑:向當事人表達,向他人表達,向環境表達,向自我表達。

  向當事人表達的意思是,“誰讓你產生了這個情緒,你就對誰說出來。”孫偉說,“向當事人表達在家庭關系里尤為重要,之所以鼓勵每個家庭成員都及時把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說出來,是因為如果不及時表達,堆積之后就會大爆發,后果就會很嚴重。很多夫妻之所以離婚,就是平時沒有很好地進行情感的溝通。”

  表達方式也是有技巧的,要以“我”開頭,而不是以“你”開頭。可以說“我感覺很委屈”,而不是說“你讓我感到委屈”。孫偉解釋說,以“你”開頭,會容易讓對方感受到指責,從而影響后續的溝通。

  孫偉特別指出,父母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允許子女說“不”。“我們現在的子女教育大多是‘聽話教育’,但很多時候,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是在壓抑他們的情緒,容易使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如果不方便向當事人表達,還可以采用向他人表達的方式。“比如在單位受到了領導批評,很委屈、憤怒,但又不能向領導說出來,這時候就可以找家人、朋友訴說。從心理學角度講,如果把痛苦告訴朋友,你的痛苦就能減少一半。如果家人和朋友中沒有可傾訴的對象,也可以去找心理治療師。心理治療起效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治療師幫助來訪者表達了壓抑的情緒”。

  此外,還可以通過向環境表達的方式來釋放情緒。孫偉說,最常用的向環境表達的方式是運動和吶喊。當心情不好時,做一些運動,出點汗,會讓人感到暢快淋漓、身心輕松。而“喊山”“喊海”等方式,都可以釋放內心壓抑的情緒。如果能找到一個“宣泄室”,可以在里面盡情踢打喊叫,也是不錯的方式。

  最后,向自我表達是最為重要的情緒表達途徑。孫偉說,向自我表達就是看到自己的情緒,也就是覺知情緒的過程。“覺知本身,就是一種情緒表達。”覺知力提高后,就可以隨時隨刻看到自己的情緒。如果在情緒剛開始起來的時候就能覺察,情緒就不會繼續惡化,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不怕情起,就怕覺遲”。而如果覺察遲鈍,就容易導致更嚴重的情緒爆發。“一滴水,任何人都可以擋得住,當一滴水變成一江水,就擋不住了,情緒的洪水會漫延成災”。

  在孫偉看來,情緒本身其實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它有沒有被看到”。情緒好比是一股能量,當能量發射出去以后,被對方看到、接納了,這個能量就是“白色能量”;如果發出的能量對方看不到,或者看到后不接納,這個能量就是“黑色能量”。

  孫偉說,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溝通技巧就是“共情”,也就是看得到對方的情緒。看到了對方的情緒,并能抱持、接納,就是給對方最好的禮物。“心理學講‘看見就是愛’‘抱持就會變’,就是說要學會看見、接納別人發射過來的那股情緒能量。抱持就是接納的意思,一旦能量被接納了,‘黑色能量’就自動變成‘白色能量’”。

  沒有一種情緒能夠一直存在

  覺知到情緒以后,要學會“破執”,不要執著在某種情緒里不放。孫偉說:“情緒就像河里的水,流來后又會流走。沒有一種情緒能夠一直存在。如果它流不走,那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在和這種情緒較勁。”因此,應對情緒,可以采取“八字方針”——不迎、不隨、不拒、不抗。意思是,情緒來的時候,不迎接它;情緒走的時候,不跟隨它;不拒絕情緒到來;也不與情緒抗爭。

  “決定你反應的,是你的思維規則、想法、信念等。所以要學會破除思維的執著。如果你能夠找到思維規則,并打破它,那你的情緒反應也就自然改變了。”孫偉說。

  如何找到自己的思維規則呢?孫偉告訴我們,凡是含有“應該”“必須”等詞語的觀念,基本上都是思維規則。比如一個失眠者經常持有的關于睡眠的思維規則有:“應該睡8小時”“應該沾枕頭就著”“應該一覺到天亮”。其次,“當……時才……”的句式結構,也提示著思維規則的存在。比如:“當有錢了,我才幸福”“當學習成績好了,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破執”之后,還要學會“無別”,也就是沒有分別心。孫偉說,分別心是痛苦的根源。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在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中指出,人心的本體沒有善惡,也就是沒有分別心。儒家基本理論之一“格物致知”,其實也是讓人回到沒有分別心的“心之體”。“我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有了分別心。比如因疫情而焦慮痛苦的人,是因為他認為沒有疫情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但其實疫情下的生活是一種生活,沒有疫情的生活也是一種生活。當回到沒有分別心的狀態時,內心就不再糾結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